子偃得到塞琉西王国入侵的消息,不禁勃然大怒。
好啊,自己还没去征伐这个白皮猪的国家,他自己倒是找上门来了!
子偃当即下令,调集帝国内部的十万精锐,会合西域附近的陈齐秦赵四国之军,以白起为统帅,率领几十万联军出征。
此一战,不仅自卫,还要反击,争取如攻灭孔雀王朝一般,灭了还处于上升期的塞琉西王国!
塞琉西王国继承了马其顿人的特性,穷兵黩武,侵略成性。有这么一个强大的邻居在自己的身边,子偃始终是不怎么放心。
当然了,子偃还是贪图塞琉西王国的富庶的。
塞琉西王国,不同于贫瘠的东胡匈奴和百越等这些游牧民族,这是一个真正的希腊化的王国,武力鼎盛,文化和经济都十分繁荣,吞并塞琉西王国,宋帝国的势力将渗透入中亚欧洲东部,将整个中东地区都纳入版图中。
公元前287年七月初,还没等到帝国的军队抵达,秦赵齐陈四国的军队,就在秦公白起的统率之下,在楼兰城外击败了来犯的塞琉西人。
那一战,联军歼敌九万余,俘虏两万人。
白起又率军,进攻塞琉西王国,相继攻下摩苏尔古尔奈亚美尼亚等八个巨大的城市,依靠着霹雳炮的威力,宋军一路所向披靡,攻城掠地,无往而不利。
塞琉古一世随即亲率大军23万,进驻塞琉西王国的重要城市塞琉西亚,与宋军在底格里斯河一线展开激战。
“风,大风!风,大风!……”身穿白衣黑甲的宋军将士们,踏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在天命玄鸟的旌旗的引领之下,摆开架势,一副视死如归,煞气凛然的模样,看上去十分的震撼。
这里是位于底格里斯河的支流——小扎卜河沿岸一带,往日放牧的地方,却即将沦为一片焦土。
宋军的方阵依旧强势,密密麻麻的,人头攒动,看起来就让人感到头皮发麻。
“这就是击败了印度人的宋帝国的军队吗?不错,看上去的确很强悍。”塞琉古一世看着眼前的宋军方阵,在震撼之余,不由得连连惊叹。
而在宋军的中军大纛那里,看着眼前的马其顿方阵,白起亦是连连点头,说道“看来我们的敌人,亦是一支军纪严明,令行禁止的军队。这阵势摆的挺好,就是不知道打起来会怎么样。”
身边的子启说道“秦公,你可莫要小觑了塞琉西人的方阵。塞琉西人继承了亚历山大帝国的战争因子,继承了马其顿方阵,当年亚历山大,就是依靠着这个马其顿方阵横扫希腊波斯埃及印度等强国大国的,不容小觑啊。”
“陈公莫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的威风!”
在一侧的匡梁道“我看这塞琉西人,不过如此。我大军进击塞琉西王国,不过一个月,便横扫其八个大的城市,歼敌十万人不止!这一路势如破竹,几乎没遇到过什么像样的阻击啊,这些身材高大,皮肤白皙,满身狐臭的塞琉西人,根本就是外强中干嘛!”
白起闻言,摆了摆手道“不可大意。敌人的马其顿方阵,能做到打遍天下无敌手,其优点可见一斑,我远征军之前能所向披靡,那是因为没有遇上马其顿方阵,没有碰上塞琉西王国的真正的精锐。这一战,可毕其功于一役也!”
枪林耸立,军号长鸣。
漫天黄沙中,似有锥墙矗立。当整齐的步伐震动大地之时,一列骑兵从杀进宋军的视野前。
匡梁见状,说道“秦公,此番我军有骑卒二万人,皆为久经战阵之兵。不如秦公命寡人从侧翼出击,只需一万骑卒,寡人便可包抄过去,切断了塞琉西人的后路,然后大军可顷刻而歼灭之!”
白起摇摇头道“再等等。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现在敌情不明,不可贸然出击。”
“秦公说的是,倒是寡人冒昧了。”
“这个马其顿方阵,可不是简简单单的步兵方阵,而是多兵种配合作战的方阵!难怪,亚历山大能靠着这个方阵,打遍天下无敌手。只可惜,他们碰上了咱们宋帝国的方阵!”
白起想教马其顿人做人,教他们打仗了!
其实真正的马其顿方阵,从广义上而言,马其顿方阵并不仅仅指重装步兵组成的长枪阵。除了世人熟知的重步兵方阵,还有一击必杀的重骑兵,以及使用短矛和大盾的轻步兵投掷标枪的辅助步兵和轻装骑兵。
它是西方第一支多兵种协同作战的部队,也是亚历山大军事才能的杰作。若非天才率领他们,否则在一般将军的指挥下,可能尚未开战就已乱成一团。
在马其顿军团中,最主力的部队当属重装步兵组成的长枪方阵了,亚历山大的一切战术都围绕着他们展开。
他们手上的武器是长枪,长度往往有三四米,需要双手才能端起来。他们的盾牌比斯巴达人的小,用皮带挂在脖子上,再穿在左臂上,以便他们空出左手来端长矛。
他们同时穿着铜制胸甲和马其顿式头盔,以胫甲保护腿部。
这些重装步兵在作战中通常组成16x16的方阵,前六排的人平放长枪,后十排的枪尖则斜指向天。16个这样的基本方阵组成一个“小方阵”,而四个“小方阵”组成一个完整的大型方阵,人数高达16384人。
在沙场上,庞大的方阵军容严整,步伐整齐,担任军队中的中坚力量。他们用密集的长枪方阵拖住敌人的主力,在战场上摆出坚不可摧的防线,吸引敌人主力部队前来进攻。
然后,他们利用数不胜数的长矛迫使敌人与之缠斗,为军团中的“铁锤”创造战机。当敌人被纠缠在这枪林之中时,这把铁锤便寻机狠狠砸下,把面前的敌人打得首位难顾,狼狈不堪。
而这把铁锤,就是军中另一重要力量重骑兵。
马其顿北部温和的气候和山地地形,使当地十分适宜牧马,马其顿人因而掌握了优良的马匹来发展骑兵。
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伙伴骑兵了。他们头戴铜盔身披鳞甲,使用长矛和短剑战斗。他们往往被配置在军阵的侧翼,甚至由亚历山大本人亲自率领。
在冲锋时,他们向着敌人阵中薄弱环节发出致命的一击,是马其顿的一把尖刀。
以重步兵为“砧板”,像盾一样坚守住防线,再以重骑兵为“锤”,配合其它兵种出其不意重创对手,这就是马其顿著名的“锤砧战术”。
在东征的路途上,亚历山大大帝将这一战术发挥到极致,几乎所有敌人都败在马其顿这一战术之下。
在亚历山大征服波斯的伊苏斯战役中,波斯人正是将主力都放在中央,无奈地被马其顿方阵缠住,抽身不得,最终败在了新兴的马其顿帝国手下。
凭借着这一战术,马其顿方阵横扫希腊波斯埃及印度……大军所到之处,只要是有平原可以施展开的地区,皆攻无不克,为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伟大帝国。
然而,亚历山大病逝之后,继承者并没有善用马其顿军团的力量。步兵的装备越来越沉重用于保护侧翼的骑兵反而被削弱,方阵的战斗力每况愈下,最终被罗马军团击败。再加上方阵必须依托平原而战,因而一旦进入复杂的地形,就难以施展甚至不攻自破了。
正如孙子兵法上所说军无常势水无常形。无论曾经多么强大的军队,终有一天会难逃失败的命运。想必亚历山大怎么也没料到他的后人不仅没有他的睿智,还没有发展和完善方阵,反而是带领它一步步走向分裂和灭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