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珍对石崇这个人还是相当了解的,颇有才干,做人低调,处事谈不上圆滑,但是却也不会轻易得罪别人,只是心里却有几分傲气,想要他服气光是凭家世可不行,得有真才实学。若是没有真才实学,还给他带了不少麻烦,石崇下手可不会轻。“大人放心。”石崇知道贾珍在想什么,忙应道。
“他毕竟身上有个爵位,若是太过份了,难免叫那位难堪,再者,这勋贵盘根错节的关系你这些年知道不少。”贾珍提醒了一声,虽然说把北静郡王逼急了,倒是方便他查找那件事情,但是折了石崇却不是他乐意见到的,于国无益。
“谢大人。”石崇这次声音带了几分真心实意。
贾珍见石崇没有别的事情询问,挥了挥手便让石崇去做事,继续自己手上的工作。这些日子,韩昌进言,为了能够更好地管理商人以及商业,他提了不少条陈,已经被政和帝采纳,如今刑部正忙乱着,重新整理所有的律法,加以改善,或有增添,或有删减,便是礼部那里为了配合刑部也忙碌着,翻译了不少其它国家的法律文书以便于刑部参考。
韩昌的才华和见识叫贾珍实在是佩服不已,政和帝对于韩昌十分看重,索性将修撰法律交给韩昌总揽负责。
贾珍这些日子也没放松盯着天主教,道教以及佛教,偶尔还将水搅乱。政和帝现在一时半会儿还意识不到宗教的能量,只要让天主教,道教,佛教闹得越大,这样的话,才能惊动政和帝,触动帝王那根敏感的神经,这样的话,约束宗教的折子便能顺其自然地呈上,将这些宗教规范了之后,才不会担心他们与权贵结合,闹出乱子来。
贾珍搁下了手中的笔,他这些日子已经隐隐地有了想法。要改变儒家的地位,仅仅靠科举改革是不够的,如今圣上已经对他有了制衡的意思,别说等到什么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时候,便是当下若是换了个坚定不移的儒生主考科举,他与几位同僚几年的心血恐怕就要彻底付之东流了,但是若是立了法规法律以改变儒家一枝独秀的地位,那便彻底不同了。
儒家尊崇周礼,效古法,不愿有违祖制。一旦能够立法,便是那群儒生想要掀起风浪,首先必先打自己的耳光。想到这里,贾珍忍不住微微一笑,反正从上辈子起他对儒家的印象便谈不上很好,固然有精华,但是同样糟粕也多得不胜枚举,无论是文化还是思想都应该是向前而非向后,从这方面来说,贾珍更欣赏道家的态度――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即使这样的理念十分被动,却也比固步自封强得多。
好不容易办完公务,贾珍回到家,还没喝上口热茶,就听到管家告诉自己说是甄家入京了。贾珍挑了挑眉,问道:“白书,白棋可有消息?”“有了,说是貌似和甄家有些关系,只是对方做事干净得很,实在难查,目前瞧下来恐怕不单单是甄家的动作。”管家忙把今日才得到的消息告诉给了贾珍听。
“这倒巧。金陵那边鱼龙混杂,强龙难压地头蛇,难为白书,白棋,叫他们继续查。当初我下手虽狠,但是终究没有伤了他们的大元气,现今有针对阳哥的这番动作不足为奇。”贾珍突然间有了头绪,忙吩咐道,“你吩咐白书,白棋,从当年咱们家的旧故查起,既然甄家有动作,没道理王家,薛家他们这些人家不参合其中,从他们那边查。”
“对了,既然甄家入京了,想必会有动作,你派人盯着就是了。”贾珍又吩咐了一声。“是,老爷。”管家忙应了下来。
出乎贾珍的意料,不过几日的功夫,这北静郡王竟是递了帖子想要登门拜访。“老爷的意思是?”管家请示道。“郡王拜访,自当是要见的。”贾珍一时半会儿想不明白北静郡王水溶是什么心思,究竟是试探还是来示好,又或者是警告。
“小王见过贾大人。”北静郡王水溶一身常服,行礼笑道。贾珍瞧着面前一派风流倜傥,俊美的北静郡王,还礼:“郡王客气了,来,请上座。”早有机灵的丫鬟送上了茶水点心水果之类的东西摆放在桌案上。
水溶虽然不如贾珍老辣,可却也沉得住气,与贾珍闲聊各地的风俗景致。“郡王好生清闲,虽不是金陵人士,却比我这个金陵人士还要知之甚详。在下佩服佩服。”贾珍笑眯眯地道。“大人客气了,不过是以前曾去金陵游玩过,难免印象深刻。说起来,金陵还有不少故旧熟人,难免格外感怀些。”北静郡王话中有话,试探道。
“这倒是,只是这么多年并不往来,只怕早就生疏了。”贾珍轻轻地啜了口茶水,笑眯眯地道。“大人乃是朝廷栋梁,公务繁多,想必那些故旧谅解。”北静郡王笑着答道。“这可说不准。”贾珍心里暗自感叹只怕老北静郡王知道了如今水溶和那些人重新有了关系,怕是在九泉之下也难以安生。只是不知道金陵那件事情北静王爷知道多少,他今日的用意又究竟是什么?
“说起来,我还未曾见到世侄,不知他们如今正在何处?”北静郡王被贾珍不咸不淡的态度弄得心里有些没底,暂且转移了话题。“今日有些事情,这哥俩怕是出府了,不到晚上怕是回不来了。”贾珍笑着道。
“这实在是可惜了,难得我寻到几件稀罕的西洋玩意,想着世侄必然喜欢,正好与小王探讨一番。”水溶面露遗憾之色。“劳郡王挂记了。”贾珍轻轻地放下茶盏,等着北静郡王的下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