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翠现在比较忙,卤味店已经全部交给黄秀莲管理,不拿工资,只管分红,黄秀莲则工资分红都有。一个月收入是李建的几倍,部队专门为随军家属安排的工作也被她发扬风格拒绝掉。理由是需要安排的家属太多,自己就不给部队添麻烦了。
六月底,方光辉在军校结束了学习,分配到平城某卫戍部队,任副师长。原来方光辉以为自己这辈子要“终结”在团长这个职位上,哪里晓得柳暗花明又往前走了一步。最重要的是还能在部队继续打拼,对热爱部队的方光辉来说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翠记得今年的十月就要宣布恢复高考了,没事到书店买了些参考书和模拟题,给晓慧和晓丽各一份,另外一份寄回了老家给方小冬,也就是李春兰的女儿大丫。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大丫能不能靠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全看她自己了,反正该创造的条件小翠已经创造,就看她在机遇来临时有没有准备充分了。
方光辉才到新的工作岗位,忙得像打转的陀螺,没空陪小翠去赶集。无事时小翠就一个人去赶集,或者跟着齐大爷去捡漏。现在有这方面的消息齐大爷会提前告诉小翠,小翠有空就会跟在齐大爷后面去凑凑热闹,有齐大爷把关,而且现在都是白菜价,小翠也入手了一些瓷器或者家具。
经常跟着齐大爷后面跑,小翠对古董开始有了兴趣,特别是古代瓷器这一块。于是专门拜了齐大爷为师傅,学习“业务”知识。
齐大爷上个月已经落实政策返聘回平城某大学当教授了,他没有搬回学校,反而继续住在郊外的小院里,说这里空气好已经住习惯了。
他准备用补发工资的钱把郊外的小院翻修一次,以后就在那里养老。小翠向他推荐了张师傅,齐大爷经常去小翠家,自然看得出张师傅和李工的厉害,欣然同意。
齐大爷还从大学 图书馆里借了一些关瓷器考古历史方面的书籍,让小翠学习。所以现在小翠的日常生活除了赚钱以外,也是很充实忙碌的。
时间一晃就到了十月,平城不愧是*都,连小翠这样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都隐约听到了风声,说要恢复高考,给小翠做玉雕的吴师傅的儿子已经在到处找书看了。晓慧晓丽更是玩命似的看书,黄秀莲和李建两口子在家里说话都不敢大声,怕影响孩子看书。
终于有天的报纸和新闻广播中,公布了全国恢复高考的消息,许多回城的知青欣喜若狂的互相转告,许多人涌向书店,去购买教科书或者参考书,书店人满为患,一时间满城洛阳纸贵。
书店实在买不到书的,有门路的就去废旧物资回收站买,这里废旧书籍多。现在不仅是找不到参考书,许多人连高中的课本都没有,所以废旧物资回收站竟也紧俏起来。
老家。
方小冬下课后带着堂妹小菊回到方家村,刚打卡院门,就迫不及待的大声叫唤:“阿妈,阿妈,要恢复高考了,我可以考大学了!”
“什么?考大学?不是推荐的工农兵大学生?“李春兰闻言从灶房屋走出来,在围裙上把手上的水擦干净,接过女儿手里的报纸,认真的看了起来。
李春兰只读过小学,文化水平不高,勉强看通了报纸后,热泪盈眶,“冬儿,加油啊,考上大学你就可以和二叔一样,都是干部吃商品粮了!”
女儿蹉跎到二十三没找婆家,李春兰嘴上不说,心里着急,现在终于发现女儿没找婆家没嫁人的好处了。至少婆家不能干预她参加高考,考起了更不用操心有人拖后腿。
“阿妈,这两年我把高中的课本又重新看了两遍,做了很多的习题,上回二婶寄回来的参考书和模拟试题我都看了,考上大学应该没有问题!”小冬十分的有底气,毕竟几年的书不是白看的,“阿妈,你就等着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吧!明天我就去县城里报名。”
今年的高考是先填志愿的,报名时就要填志愿,方小冬在县教育局报名时,第一志愿填的是“平城师范大学”,第二志愿则是服从分配。交表时,工作人员见她第一志愿就是*都的大学,忍不住看了这个眉清目秀的姑娘几眼。心里却在叹息,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能考上大学都是祖坟埋得好了,竟然还敢填*都平城的大学!
功夫不负苦心人,高考成绩出来时,方光明两口子才知道女儿方小冬居然还是县里的高考状元,两人激动得整夜睡不着觉,絮絮叨叨的说了一夜。没多久就大丫就收到了平城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现在整个生产队的人都知道老方家“高龄未嫁”的女儿考上大学了,以后要进城吃商品粮。不少说媒的人找到李春兰,想给方小冬介绍对象。
李春兰若是脑壳进水了才会现在给女儿找对象呢,她已经给小翠发电报了,告诉她小冬考上平城师大的消息,还准备写封信,让小翠和方光辉在那边部队给女儿介绍个对象,读书和解决个人问题两不误。
方光华在老家安分了一段日子后,懒癌症又犯了,去生产队上工挑肥拣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年底算工分连他自己都养不活,别说养孩子了。
幸亏女儿小菊有方光明和方光辉帮着养了,家里节省了些粮食,方光华又经常打发小儿子去找爷爷要钱。方大贵不看一面看一面,总不能让孙子饿得面黄肌瘦,每个月方光辉寄回来的钱起码有一半都补贴给了方光华家里,才让他们一家能吃饱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