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凡事讲究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如果一开始陈宣帝就不能将朝堂百官的气焰打压下去,不能暂时压制住百官,那么等到文臣武将们反应过来,联合在一起反对陈宣帝,双方的角力演变成拉锯战,那陈宣帝胜利的希望就越发渺茫了。
因为,一旦陈宣帝欲立皇太女的事情传遍天下,一旦朝野内外的官员反应过来,那么天底下反对立皇太女的声音将层出不穷,各地上奏劝诫的奏折将如雪花一样飞到陈宣帝的御案前,数量多到能把他埋起来。
“快?”陈宣帝重复了一遍景寒的疑问,面色沉肃地摇了摇头,郑重其事地说道,“朕不觉得快,朕认为这个时机刚刚好,若是错过这个机会,还不知道要等多久。”
扬了扬眉,景寒眼中眸光一闪,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你将端王的势力清理干净了?”
“没错。”陈宣帝点了点头,“端王的党羽已被朕连根拔起,在这个时候,朕正好挟着大势逼迫朝堂百官低头。”
这半年以来,陈宣帝接连斩嗣子陈琅,圈禁端王,软禁太后,拔除端王麾下的所有势力,在朝堂上大展拳脚,如今可谓是他威严正盛之时。
如果在这个时候,陈宣帝尚且无法压制住朝堂百官,让他们暂时低头应下皇太女一事,那么日后就更难寻到机会让百官低头同意女子为帝之事了。
景寒沉吟片刻后,不由认同地点了点头:“此时确实是个不错的时机,只不过你要清楚一点,就算百官低头了,他们的顺服也只是暂时的,随时有可能反扑。”
“这一点朕自然很清楚。”陈宣帝面色冷凝,眼底满满的尽是讥诮之色,他冷笑一声,漠然道,“朕从来不相信那些口口声声喊着忠君报国的臣子。”
景寒唔了一声,歪歪头若有所思地笑道:“话也不能全这么说,有些臣子还是可信的,也是一把非常好用的刀。”
玩笑过后,景寒收敛了面上玩世不恭的笑意,神情变得肃然起来,语气认真地问道:“你要我为你做什么?”
陈宣帝沉默片刻后,方才低声说道:“朝堂之上有一帮名望很高、极为固执的老顽固,他们绝不会支持朕,所以……朕要你帮朕——”
“杀了他们!”
最后四个字落下,晕染开一片肃杀之意。
作者有话要说: 真的hold不住古代背景的故事,写到后面我自己都觉得崩了,又卡又崩又不想写,就拖着,断更断更断着断着就真不想写了,我打算把这个小故事写完,好歹给个结局,然后就完结这篇文,虽然是快穿,但不擅长的背景还是写不来啊……写这个故事我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
抱歉啦,断更这么久,这个故事不想看可以不买了,我写个结局完结啦。
第205章 一生无子的帝王40
即使陈宣帝脸色阴沉地吐出肃杀无限的指令, 景寒依旧神态自若、淡然沉稳,目光沉静地平视着他,不曾失态, 也没有露出惊惶、不解之色。
略微歪了歪头, 他甚至显得无动于衷,只是语气平平地反问道:“你确定要这么做?要用这么暴力的方式铲除朝堂上的顽固派和守旧派?”
陈宣帝可是一国之君,他请求景寒帮他杀掉朝堂上反对立皇太女的顽固老臣,简直就和“陛下何故造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人类迷惑行为。
面对景寒不带太多感情色彩的反问, 陈宣帝闭了闭眼, 才冷冰冰地答道:“有些老臣太过固执和守旧, 有些时候, 他们联合起来上书反对朕的政令, 单纯只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并不是所有大臣都是满腔报国之志, 也不是所有站出来反对立皇太女一事的大臣都是为了家国社稷着想, 相反,有不少臣子是为了自己的私心、为了自己的利益才站出来。
比如说, 有些将要致仕的老臣试图用劝诫帝王、匡扶大义的事情来提升自己的名声,这样即使他们致仕离开了朝堂,也可以给子孙后辈留下一笔丰厚的政治遗产。
又比如说,朝堂许多臣子在前嗣子陈琅死后,依旧试图“说服”陈宣帝再立嗣子,试图在拥立新君的事情上投机, 挣那从龙之功, 从此一步登天成为新皇的心腹。
景寒唔了一声,没有再出言询问什么,他轻轻点了点头:“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你把那些顽固派臣子的名单给我,我抽个空将他们料理了。”
说这话时,景寒的语气轻描淡写,随意极了,好像这件事情对他来说只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而不是暗杀朝中名望很高、有权有势的大臣。
但事实上,这件事于景寒来说确实只是举手之劳,倒也不用他费什么心——不得不说,有时候杀人可比救人来得容易多了,前者是暴力行为,而后者却有太多考量。
陈宣帝深深看了景寒一眼,他长长吐出一口气来,紧接着,将自他放出立皇太女的风声后跳得最高、跳得最欢,也私心最多的臣子姓名一一报出。
陈宣帝说出来的这些臣子,基本上都是因为“别有用意”才反对立皇太女的人,和那些真的为了家国社稷着想的大臣相比,这些臣子更为可恶,也更为让陈宣帝厌恶。
如果不是这些臣子太过碍眼,行事太过没用猖狂,陈宣帝也不会干出这种类似于掀棋盘的事情,直接请求景寒这位拥有莫测能力的“仙人”出手对付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