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 都市言情 > 一品仵作 > 第746章 番外:朝朝暮暮

第746章 番外:朝朝暮暮

    皇后有喜,举朝震动,几位自皇帝渡江亲政时起就在朝的老臣几乎老泪纵横,多少年了?陛下终于有后了!
    最喜的莫过于步惜欢,大婚当晚,他三更半夜的从殿内奔出,急传御医!退至宫门外当值的宫侍们从未见过君王如此失态,不由大惊失色,连大内总管范通那一张死人脸都变了颜色,还以为是凤体有恙,于是匆忙领旨而去。
    因帝后大婚,这天夜里御医院老提点亲自当值,听闻传召,又见门口候着马车,也吓了一跳!没想到进了承乾殿一诊脉,压根儿不是凤体有恙,而是皇后有喜了!
    大惊变大喜,老太监范通脸上的褶子往上扬了扬,与蹲在承乾殿飞檐上看热闹的梅姑那半张疤脸上的笑容一样可怖。
    经御医问诊,皇后有喜已两月上下。
    步惜欢大喜,厚赐了御医,宫人侍卫皆有厚赏。
    乾方宫双喜临门,自这天起,御医每日早晚请脉,御药房、生药库、万安堂、典药局四司日夜候旨,连御膳房里都有御医当差,御厨们在膳食上倍加仔细,不敢出分毫差错。小安子从太极殿调到了乾方宫当差,暮青到御花园里走走,他和彩娥都恨不得搀着,这架势哪是伺候皇后,分明是伺候太后。
    说来也怪,暮青本不害喜,被人这么一伺候,身子就好像真的金贵起来了,半丝油腥都闻不得,莫说吃口果子,就是喝口水都吐。
    眼看着暮青略微圆润了些的脸庞又瘦了下去,步惜欢甚是自责,责自己未能早早察觉,竟因婚事令她受了劳累。
    “这跟劳累有何关系?”这天一早,暮青晨吐发作,刚卧榻歇养,步惜欢就匆匆进了承乾殿。大齐建国,政务繁重,他近日下了早朝却总要回来看看她才能安心去理政。见步惜欢守在榻旁,那自责的神情浓得化不开,暮青忍着害喜的不适说道,“女子有孕后,体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增多,胃酸分泌减少,胃排空时间延长,故而会有头晕乏力、食欲不振、喜酸厌腻、恶心晨呕等害喜之症,此乃妊娠反应,多数一旬即去,莫要忧思过度。”
    这人若知道她有喜了,大婚之礼必不会办,那是他多年的心愿,她怎忍心见他此生抱憾?瞒着他,可不是为了看他自责的。
    “……多数?”步惜欢眉心微锁,忧色愈浓。她言行素来严谨,无论晦涩之词还是寻常言语,皆言之有据。她说多数,即是说有些女子害喜的日子会很长?那岂不是倍加辛苦?
    这么忧思着,步惜欢小心翼翼地抚了抚暮青尚且平坦的小腹,殷殷嘱咐,“母恩重如天地,切莫折腾娘亲。”
    暮青被惹笑了,“哪听得见啊?两个月,才这么大,还没个铜板儿重。”
    她拿手指捏了个大小给他看,“这么大,手脚刚长出来,眼耳口鼻也就大略像个人罢了。”
    步惜欢看着暮青比量出来的那还不足一寸的大小,眉宇间的惊疑之色替了忧色——如此小?孩儿的眼耳手脚不该是一坐胎就生着的吗?
    暮青见这人肩戴日月,袖拢乾坤,能谈笑间博弈天下,却被此事给惊着了,不由失笑,眉眼间倒因此添了几分生气。
    这时,范通进殿奏说执宰等人在太极殿候驾。
    原本朝中择定十月开始迁都,但暮青有孕在身,步惜欢不希望她受颠簸之苦,便下旨改期。这一改期,许多部署要重新调整,国事愈发繁重。
    步惜欢听闻奏事敛了神色,只淡淡地应了声,却未着急移驾太极殿。他望着暮青那恹恹之态,守在榻旁牵住她的手,缓缓地为她渡着真气,直到她眉心舒展,阖眸睡去,他才起身理政去了。
    许是这真气管用,暮青醒来后觉得神清气爽,便让彩娥备文房四宝,而后坐到桌前,执笔作画,画胎儿图。
    彩娥和小安子从旁侍候笔墨丹青,越看越惊异!
    这人……打娘胎里最初只是个叫“胚胞”的物什?
    女子有喜头一月,腹中之胎也就黄豆大点儿?这倒也罢了,怎么模样儿不像人,还有尾巴似的?
    坐胎两月方才像个人,可脸盘子也就是只具其形罢了。
    暮青打算每个月画一张,因此这日只画了两张,但着色工细,标注尽详。
    晚膳时分,步惜欢回宫一见到画就着魔似的,筷子都不动一下,眸中惊奇之色流转,似那夏夜江波,深邃浩荡,烂漫吞空。
    “往后呢?”他问,像讨糖吃的孩子。
    “到了月份儿,我自会再画。”暮青卖着关子,离席往榻上去了。她不能在这儿久坐,省得反胃,扰了他的胃口。
    步惜欢望着暮青的背影叹了一声,将画妥当地收入怀中,盛了碗粥,布了几样素菜,端到帐外逗问:“为夫服侍娘子用些粥菜可好?”
    怕暮青这会儿闻不得味儿,步惜欢避在帐外探问,未敢靠近榻前。
    他忙了一天政事,回来连衣袍都未来得及换,端着粥菜立在帐外哄人的样子着实叫人心暖。
    暮青望着步惜欢眉宇间难掩的疲色,不忍推拒,坐起来道:“我自己吃,你快去更衣用膳。”
    步惜欢当没听见,来到榻前坐下,耐心地调着粥,一边察着暮青的气色,一边喂她喝粥。他先舀了勺清粥喂她喝了一口,见她没有发作,这才试着添菜。
    这一碗粥,暮青喝得很慢,要发作时能忍则忍,步惜欢见她忍得辛苦,便搁下碗筷,为她渡气调息,待她好些了,粥也冷了,宫人们忙端着粥菜去小灶房里热。
    殿窗下虫鸣唧唧,灯台上烛光暖人,宫人们端着碗碟进进出出,帐内榻前,暮青喝着一碗不知热过几回的粥,这些年花前月下许过的执手白头的誓言仿佛都在这碗清粥里,岁月静好如是。
    看出渡气调息有益,这天之后,步惜欢一日三餐都会回承乾殿陪暮青用膳,而后才去理政。被他这么陪护着,暮青的害喜之症略轻,日子一进四个月,她便觉得身子不乏了,胃口也日渐开了。
    步惜欢甚是欢喜,依旧三餐作陪,早晚渡气调息,晚膳后,二人会不约而同地放下政事,牵着手在帝庭中散步。
    古都行宫,恢弘气魄,宫楼殿宇四五十所,暮青并未都去过,步惜欢陪着她四处赏景,为她讲宫史秘事。
    六宫无妃,侍卫宫人们常见傍晚时分,帝后携手走在廊中檐下,从夏末到深秋,花黄叶落,人影成双。
    十月的江南仍旧日和风暖,这天傍晚,暮青想到御花园里走走,御花园南苑的秋茉莉开了,花下铺着一道石径,一座飞亭坐落在晚霞深处。步惜欢扶着暮青走过石径,入了飞亭,看暮青倚亭而坐,裙裾帛带飞舞在晚风里,晚霞洒在她隆起的肚腹上,她的眉眼温润柔和,似天池镜湖,令人沉迷。
    步惜欢看得失了神,直到听见暮青的话。
    “你说……这孩子是儿是女?”她问。
    步惜欢回过神来,不由失笑,打趣道:“你怎么也在意此事?我还以为你不会在意。你我的孩儿,是儿是女,皆是人中龙凤,你担心这孩子会担不起这江山社稷?”
    “我倒不担心此事,只是想起了查烈。”暮青举目西望,喃喃着笑道,“这孩子从小就闹着要公主。”
    一听此事,步惜欢笑容微滞,眸中的笑意淡了下来,懒洋洋地道:“为夫当年似乎没答应过此事。”
    暮青失笑:“我只是想起从前之事,提这么一句罢了,你倒当真了?你也不想想,查烈十二了,再过三五年就当娶妻了,哪能等得起?他们的年岁终究是差得大了些。”
    “年岁差得少也不成,远嫁苦多,怎及京城安逸?”步惜欢面色甚淡。
    暮青听得一愣一愣的,这人刚刚还说女儿也能担得起江山社稷,现又盼着女儿安逸度日了,合着社稷重担给儿子扛着他不心疼,倒心疼女儿吃苦。孩儿还未出世,是儿是女,日后会有何人生经历都还难料,如今只是提提嫁人这茬儿,这人就不乐意了,怕不是个女儿奴?
    “若是个女儿,生得像你,自是美事。”步惜欢见暮青不说话,怕她恼了,不由凑近了些,笑着抚了抚她的肚腹。
    暮青哼了声,“生得像我,性子莫要像我,贴心乖巧,那才是美事。”
    步惜欢假模假样地愣了愣,眺望着亭外的花丛问道:“嗯?这满苑花香,哪儿来的酸味儿?”
    暮青气笑了,嗔去一眼,步惜欢纵声长笑,甚是欢愉。
    暮青也忍俊不禁,两人伴着花香晚霞笑了许久,正笑得起劲儿时,二人双双怔住,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在了暮青的肚腹上。
    “方才是……动了?”步惜欢问,话音轻极,像是身在梦中,怕惊醒了自己。
    “嗯。”暮青微笑着应声,这人每个月都盼着胎画,上个月见画上写着胎动,日日想摸,可胎动尚轻,探不出来,没想到今日凑巧被他摸个正着。
    步惜欢的眸中顿时绽出人间烟火般烂漫的神采,问道:“孩儿可是听见你我说话了?”
    暮青忍着笑泼冷水,“那得八个月。”
    “八个月?”他倒不失落,反生了盼念,笑道,“快了。”
    ……
    日子确实过得快,秋去冬来,转眼就进了腊月。
    年关在望,暮青有喜八月有余,步惜欢本该欢喜,却被这个月的胎画给惊着了。画中胎儿已长成,母体的五脏被挤得移了位,着实令人触目惊心。他坐在烛台下看了许久,不知不觉想起儿时,此后再未提起那隔着肚皮跟孩儿说话的事儿,只是陪着暮青白日散步,夜里捏腿,细心呵护,倍加谨慎。
    暮青也很谨慎,她命御膳房多备果蔬,少食多餐,少盐少油,膳食以多样清淡为宜。
    年关一过,御医院就挑选了两位登记在册、身家清白、经验丰富的稳婆入宫侍驾,步惜欢担心暮青与两个稳婆不熟,特意命御林卫去古水县将杨氏请来了宫中。杨氏育有一儿两女,女儿还是双生胎,在产事上颇有经验。
    老话说:“牛生崽儿锅沿过,女人生孩儿坟前过。”
    眼看着皇后临盆的日子一天天近了,乾方宫上上下下都笼罩在紧张的气氛里,唯独暮青不慌不忙,她命人在西配殿布置了产房,并画了数张图,告诉稳婆如遇脐带绕颈、胎位不正当如何处置,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有哪些,当如何处置。尽管知道没人敢在她身上动刀子,但她还是把刀具和解剖图都备好了。她告诉稳婆,如发急情,莫要慌乱,尽人事听天命即可。
    两个稳婆在牵拉脐带、复正胎位上都颇有经验,但头一回见到图,心惊之余也算开了眼——头一回见到临盆在即,把样样儿急情与处置对策都想到了,非但不慌乱,还平心静气地宽慰稳婆的新妇。
    杨氏见惯不怪,两个稳婆却不由暗道天下传言不虚,皇后娘娘能母仪天下,果真非寻常女子。
    万事俱备,但整个正月里,暮青一直没有发动的迹象,御医天天呈奏脉案,稳婆日日回禀宫高胎位,连步惜欢的心都提起来了,暮青却按部就班,甚是镇定——该备都备了,余下的不就是看天命了吗?
    随后,日子进了二月,初二这天傍晚,暮青发现自己落了红。
    杨氏听闻之后,立刻吩咐稳婆侍驾前往西配殿,吩咐彩娥去请御医,吩咐小安子去太极殿报信。
    彩娥和小安子领命而去,暮青却在桌前坐下,吩咐传膳,“临盆之兆而已,还早着呢,都去吃些东西,免得后半夜没力气。”
    两个稳婆正要来扶暮青,见她坐得稳当,不由双双望向杨氏。
    “哎呦!您可真是……”杨氏又是好笑又是服气,无奈地对稳婆们道,“殿下之言有理,头胎是没那么快,后半夜才是忙的时候,我在这儿侍驾,你们先去垫垫肚子。”
    话是这么说,可毕竟是皇后临盆,谁也不敢大意不是?
    两个稳婆虽谢恩而去,却不敢耽搁太久,到小厨房里随便吃了几样点心垫了垫肚子,便回到了承乾殿。
    刚站定,就见一道红影当空掠下,似天降妖云,携着疾风,摧得庭树枝摇花落,飒飒作响!
    稳婆啊的一声,差点儿要喊刺客妖人,却见杨氏笑盈盈地行了个礼,“妾身叩见陛下。”
    稳婆们一惊,赶忙跟着行礼,心中不由后怕,暗道险些闯下大祸。
    步惜欢疾步进了内殿,却未见到儿时记忆里那些乱糟糟的景象,宫人各司其职,杨氏和稳婆都伴在暮青左右,晚膳已经摆好,暮青正喝着碗银丝羹。
    见步惜欢回来,暮青放下碗筷,给他也盛了碗羹汤,说道:“刚刚发动,离临盆还早着,怎么也得五六个时辰。今儿晚膳早了些,你多少吃些吧。”
    步惜欢看向杨氏,杨氏禀道:“回陛下,头一胎都慢,五六个时辰算早的,一两日的都有。”
    步惜欢闻言,心半点儿也没落回去,反倒愈发悬着了。他没胃口用膳,但面前的羹汤是暮青盛的,心意难舍,便端起碗来喝了。他用膳一贯优雅,骨子里的那股矜贵劲儿今日竟有些持不住,匆匆用罢羹汤,便瞅着暮青用膳,想布菜怕撑着她,不添饭又怕她今夜脱力,正犹豫着,暮青搁了碗筷。
    “饱了。”她道,“趁这会儿还不怎么折腾,陪我再散散步去。”
    “好。”步惜欢将暮青扶起,两人携手出了承乾殿。
    两个稳婆望着帝后迎着晚霞在庭中慢悠悠散步的背影,不由面面相觑。
    直到日暮西沉,天色渐暗,庭中廊下掌了宫灯,暮青才迎着萤火般的灯光往西配殿而去。
    稳婆见步惜欢也要进殿,不由一惊,却没敢拦驾。崔老夫人早就耳提面命过了,万勿在陛下面前提那些“产妇不洁”之言,以免触怒龙颜。崔老夫人说了,帝后情深,娘娘临盆之日,陛下多半会陪着,甭费那劲儿拦驾,拦也拦不住,侍候好产事就是,旁的规矩不必提。
    稳婆们跟进殿内,看着帝后相伴的样子,不由感叹,当了半辈子的稳婆,什么样儿的人家都见过,就是没想到帝王家里是这样的。
    殿内早已布置妥当,床榻是将作监按图所造,形似交椅,半躺在榻上,比平卧更便于使力。暮青到榻上歇了会儿,阵痛一发作,她就起身下地走动,累了就回榻上歇着,歇好了继续下地走动,如此折腾到了后半夜,阵痛愈发频繁强烈了起来,稳婆们怕暮青临盆时体力撑不住,劝她卧榻歇着。
    暮青坚持走动,这样颇费体力,但能加快产程。在一个医学落后的时代,难产无异于赴阎王殿,加快产程不仅能保命,还能减少感染风险,这对她和孩儿都好。
    她命彩娥备了糖水和点心,随时补充体力。两个稳婆见她熬了大半夜,非但一声没喊过,还能行动用膳,心中不由服气。
    唯有步惜欢清楚暮青的手一回比一回颤得厉害,可任由痛意入骨,她只是吐纳着气息,不曾喊过一声。
    “痛就喊出来,没事。”趁暮青卧榻暂歇的工夫,步惜欢坐在榻旁一边缓缓地为她渡着真气,一边温声说道。
    这半生历尽风浪,他无能为力之事不多,此事算是一桩。
    暮青望着步惜欢那深藏歉意的目光,笑道:“有那力气,我还不如攒着。”
    杨氏从旁宽慰道:“娘娘说的是,使劲儿的事还在后头呢。”
    说罢,她望了眼殿外黑沉沉的天,问道:“什么时辰了?”
    彩娥禀道:“回老夫人,快五更了。”
    “五更了……”暮青低喃了一声,心中估摸一算,自发作到此时约莫也有六个时辰了。
    正想着,忽觉剧痛,伴着温水淌出的感觉,暮青一低头望向裙子,杨氏和两个稳婆就脸色一变,顾不上礼节,三个妇人同至榻前,把步惜欢挤到一旁,撩开裙摆一瞧,杨氏道:“哟!是破水了……”
    “快!扶娘娘入内室!”
    “备热水!”
    两个稳婆急忙吩咐宫人,随即宫女们跑出西配殿,稳婆们扶着暮青下榻进入内室。
    内室里备有抱柱、产凳、双椅、锦垫等物,不论是立坐蹲跪,还是躺卧,凡是临盆能用得上的法子,物什都备齐了。
    暮青素日里习武强身,比寻常女子有劲儿,于是抱柱而立,杨氏从后头揽住她,让她靠住借力,一个稳婆专事抚腹运力,另一人则跪在地上端望。
    步惜欢想进内室陪着,奈何宫女们端着热水、托盘等物进进出出,殿内除了稳婆的“用力”声,就是宫女们急切的“叩请陛下让步”声。
    步惜欢退到一旁,抵窗而立,望着面前来来去去的人、掀起落下的锦帐、忽明忽灭的灯火和内室里若隐若现的苍白面容,觉得像是在做一场流漫陆离的梦,心似潮汐,忽起忽落,不知歇于何时,安放何处。
    不知不觉,窗外天光渐白,内室里烛光人影交叠,像被天霜雾色所侵,渐失渐离。
    步惜欢心中不安,再顾不得进去会添乱,掀开锦帐就闯了进去,刚迈入内室,就忽听一声啼哭,杨氏和稳婆们大喜,宫女们又开始进进出出。
    暮青脱力而倒,却坠入了一团彤云里,她被步惜欢接住抱起,出了人声嘈杂的内室,躺到了干爽洁净的床榻上。
    “青青?”步惜欢挨坐在榻边,小心翼翼地唤了一声。
    暮青掀了掀眼帘,虚弱地扬起嘴角,晨曦照入殿门,她微笑的眉眼在熹微的天光里柔和缱绻,于他而言,胜于日月。
    少顷,两个稳婆跟在杨氏身后从内室行出,杨氏喜笑颜开地抱着孩子来到帝后面前道喜,“恭喜陛下,恭喜娘娘,喜得公主。”
    公主?
    步惜欢和暮青相视一眼,其中意味,二人自知。
    杨氏将孩子抱给步惜欢,步惜欢急忙要接,手却不知该往哪儿接,只见明黄锦被里包着个娃娃,面若红霞,圆胖可爱,真真儿跟那长生果里剥出来的似的,初初相见,便将人的心给甜化了。
    步惜欢望着孩儿,一时间入了神,连接手的事儿都忘了。
    杨氏憋着笑把公主小心翼翼地放在了枕旁,暮青转头看去,也失了神。
    真不敢相信,她此生竟能有孩儿……
    原以为,此生即便遂爹之愿成家,也难寻一心人,多半会常伴孤独,终老此生。不料那年遇见他,从此被真情相待,他倾尽尊重换她此生相付,而今天下已定,大婚礼成,连孩儿都有了……
    暮青微微一笑,忽觉手被握住,抬眼望去,正对上步惜欢缱绻情深的眸。
    他道:“娘子辛苦了。”
    *
    大齐定安二年二月初三,公主降生。
    这天恰逢春日节,晨辉红灿,层云尽染,钦天监谓之吉兆。随即,汴都宫中颁下诏书,公主赐名朝霞,封号永宁。
    五月中旬,朝霞公主百日礼后,大齐正式下诏迁都。
    迁都乃国之大事,庞大的朝廷机构调迁、巨额的国库开支,故而一次迁都少则三年五载,多则十年八年方可完事。
    新国都岭南滇州城改名望京,自去年十月起,朝廷机构就在有条不紊地往望京调迁,如今下诏迁都不过是帝后移驾望京、六部随迁罢了,此后余下的朝廷机构仍会陆续调迁。
    迁都前夕,暮青微服出宫,去了趟武义大夫府上,看了看石大海的遗孀和儿女,又去了趟水师都督府,见了见章同、老熊、侯天和刘黑子等人,他们领兵戍守边防,不能同去望京,这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会了。
    老熊的家眷渡江后在军侯府中过得很安稳,他媳妇儿吃不惯江南的米食,索性在西市开了间食铺,做的是西北吃食,生意红火,日子别提有多和乐。
    侯天前两年成了家,他不喜官家的娇小姐,倒跟江南一家小镖局的二小姐看对了眼,俩人成日比划拳脚,打情骂俏,他媳妇儿年前给他添了个大胖小子,这厮如今一提起妻儿,嘴都能咧到耳后去。
    连刘黑子都有意中人了,是将作监李监丞之女。监丞是从六品之职,李家三代匠人,皆是老实勤恳之人。李姑娘生得清秀,手巧心善,因李府与武义大夫府为邻,她常到武义大夫府上串门子,教石大海的遗孀周氏做珠钗贴补家用,因此与刘黑子结识。一来二去,俩人看对了眼,只是刘黑子出身渔家,腿脚又有些跛,怕委屈了人家姑娘,一直不敢提亲。后来听闻李府有人上门提亲,又经周氏点拨开解,这才请了官媒,去人家府上求了亲,定了婚事。
    如今,终身大事悬而未决之人只剩章同了。
    临走前,暮青问:“他们都成家了,你呢?可有打算?”
    这些年来,听说都督府的门槛都快被媒人踩破了。
    章同垂着眼帘回道:“武将手握兵权,不便跟朝中重臣结亲。”
    侯天嗤笑一声,“鬼话!御医院常老提点到府上为你诊了几年的脉,有意将孙女许给你,这可不算与朝中重臣结亲吧?眼下都要迁都了,御医院也将调迁,常家不知要不要也搬往望京,你要再不答应这门亲事,这辈子甭想再碰上一个心甘情愿等你几年的姑娘了。”
    此事暮青已有耳闻,她明白章同的心思,所以才不便明说,因为一旦她开口,章同一定会答应。若他不是自愿的,只会委屈了人家姑娘。
    身为友人,章同的婚姻大事,她不可不关切,却也不能过度关切,这其间的分寸需把握得当,方不会适得其反。
    “迁都在即,此一别,望再见之日,尔等皆能安好。”暮青点到即止。
    章同闻言一笑,并未多言,只是干脆利落地抱拳道:“同盼殿下安好,盼公主安好。”
    “盼殿下安好,公主安好!”众将起身,一同道贺,就此作别。
    三天后,帝后移驾望京,十二禁卫护从,六部、谏台、翰林院、御医院及瑞王府上下随行,万民叩送,礼乐山呼之声掩盖了帝后玉辂内的拨浪鼓声,兵卫仪仗浩浩荡荡地出了古都,次日行至古水县云秋山下时,大驾稍停,步惜欢和暮青抱着女儿上山祭拜了一番,这才离去。
    八月中旬,帝后大驾经过当年计擒岭南王的仙人峡,过一线坡,进入了素有天下险关之称的望京城。这座当年被英睿皇后不费一兵一卒攻下的城池,自此作为大齐帝国的都城,开启了它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
    帝后大驾进京那天,已被封为定西侯的乌雅阿吉和滇州刺史率文武出城迎驾,随行的还有德王、巫氏宗亲子弟、前几批调迁至望京的朝廷官吏,以及前来朝贺的神殿祭司和鄂族文武。
    德王即是大图哀帝,他献降之后被封为德王,彰的是恤民之德。大图虽亡,巫氏宗亲尚存,大齐建国后,朝中下旨将这些人悉数迁入望京,赐了田宅职俸,而当初洛都朝廷中的重臣多数被革职贬黜,留任者只有景子春等寥寥数人。
    这天,臣民迎驾,满城桂香,大驾仪仗浩浩荡荡地行过望京长街,入了内城气魄宏伟、庄严绚丽的望京宫,从此开始了在望京的新生活。
    望京的气候比汴都湿热,民俗、吃食多有不同,步惜欢担心暮青思念家乡,迁都前偷偷命御厨到汴都城南的福记包子铺里掷重金学了手艺,以便她在望京也能吃上家乡味道。怕她恋旧,他甚至下旨望京宫内的宫院皆照汴都宫赐名,帝庭中的布局、寝宫内的摆设皆比照乾方宫,这些皆是工部命匠人在迁都前就赶赴望京布置好的。
    望京地处大齐腹地,各州的文书奏报都来得颇快,步惜欢依旧是在太极殿理政,暮青则在立政殿提点刑部要案和处理鄂族政事,但望京宫里的日子还是跟在汴都宫中时不大一样,不仅因为每月初一来宫里请安外的王妃命妇多了起来,还因为宫里添了一位小公主。
    朝霞公主初到望京时半岁大,眉眼生得像极了娘亲,性子却像极了她爹,不但爱笑,还慢吞吞的,吃奶都不急。
    这天傍晚,步惜欢回宫时,小公主正躺在龙床上玩脚丫子,乳母陪在一旁。一见爹爹回来了,小公主立马背叛了心爱的脚丫子,张开肉嘟嘟的小手,笑呵呵地要父皇抱。
    步惜欢抱起女儿,拾起枕旁搁着的布老虎逗女儿,小娃儿对着快要怼到脸上的布老虎,非但不怕,反而咯咯地笑着抓住,咬着老虎屁股磨牙。
    暮青也刚回来,正由宫娥们服侍着更衣,见父女俩玩儿得起劲,不由说道:“别总抱着,让她坐会儿,该练坐了。”
    步惜欢瞅来一眼,一边欣赏着爱妻在霞光窗影里更衣的美景,一边笑看着女儿啃布老虎的憨态,好声好气地跟半岁大的女儿打商量,“娘说让坐会儿,那咱就坐会儿,可好?”
    步朝霞听不懂话,看爹爹在笑,自个儿也跟着笑,两颗刚萌出的小乳牙洁白可爱。
    步惜欢抱着女儿放到床上,担心摔着,后头还给搁只靠垫,而后才小心翼翼地松开了手。
    步朝霞已经能坐会儿了,只是瞧见爹爹就笑,一笑就倒,吓得她爹急忙去接,也不知是她爹眉宇间那受惊的神色逗乐了她,还是觉得躺在爹爹臂弯里比倒在锦垫子里舒服,这娃竟然玩儿起来了,一坐就倒,一被她爹接住就咯咯笑,父女俩很快就把练坐的事儿抛到了脑后,一个逗,一个笑,玩得不亦乐乎。
    望京的天儿比汴都热,步朝霞穿着身儿红肚兜,胖乎乎的小身子像极了不倒翁。暮青无奈地叹了口气,国事繁忙,她为了尽快恢复身体,应对迁都的长途跋涉,孩儿一直由乳母哺育,此事令她觉得甚是愧疚,原本想着当个慈母,可照这情形看来,她怕是只能做个严母了,毕竟某个当爹的人在迁都路上没少干抱着女儿批折子的事儿,朝臣陛见奏事,见公主睡着了,说话都得小点声儿。这是他的第一个孩儿,真真儿是喜爱得紧,那就由他宠着好了,教女之事交给她。
    暮青换好衣裙走了过去,“好了,不闹了,瞧这满嘴的口水,当心呛着。”
    说着话,她拿出条帕子来,坐到榻旁给女儿擦嘴。
    步朝霞一见娘亲来了,也咧开长了两颗小牙的小嘴儿笑,这一笑,把娘亲的心也笑化了。
    罢了,今儿就不练了吧,毕竟只是个半岁大的小娃儿,和她爹玩闹了这一阵子也该累了,还是躺下接着啃脚丫子吧。
    步惜欢歪到一旁,瞅着暮青眉眼间无奈又柔软的神色,不禁想起当年。当年初见她,她待人清冷疏离,这一日盼了多年,终偿所愿,真有上苍眷顾之感。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地过着,迁都之后,朝廷下旨开通星罗与英州港之间的海上贸易,复通云、滇、庆三州之间的商路,当初逃难至贸易市镇上的许多百姓选择了留下,在神脉山脚下和市镇四周兴建村落、分配良田,农忙时耕种,农闲时在贸易市镇里寻些活计。朝廷削减了此前饱受战乱之苦五州农户的赋税,与民休养生息,劝课农桑,鼓励商贸,兴建书院,改革取士,纠察吏风,举贤任能。
    国事虽然繁忙,但看着五州民生渐渐恢复,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步惜欢和暮青倒也不觉得累。
    日子一眨眼就是来年,望京的天儿热得早,三月便穿夏裳,六月已入酷暑,暮青偏偏在这时节里又有了喜。
    但这胎不同,她除了有些乏以外,别无其它害喜之症。这倒让步惜欢有些不安了,他数次传召御医入宫号脉,听御医说害喜之症因胎而异,心里还是觉得不踏实,这天傍晚,御医来号请安脉,他忍不住又问了一回。
    御医跟头一回听见这问题似的,把之前的话原模原样地又答了一遍。
    御医跪安后,暮青倚在榻上闭目养神,嘴角挂着抹笑。
    步惜欢道:“看样子是个省心的孩子。”
    暮青嗤的笑了,睁开眼道:“霞儿那时候折腾,你成日忧心,这孩子不折腾,也没见你安心过。为人爹娘,总归是逃不过操心的命。”
    这话在理儿,只不过这一回,操心之人多了一个。每到傍晚,牵着暮青的手在宫中散步的不再只有步惜欢,还多了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公主。
    这胎的确是不怎么折腾,暮青怀胎理政两不误,若非有胎动提醒,她时常忘记肚子里还有个娃。
    临盆这天仍是二月,午后见红,傍晚发动,落霞时分,皇子降生,得名步朝暮。
    这天是定安四年二月十四日,恰是当年大齐建国的日子,百官大喜,齐奏立储,只是立储的声音中夹杂着言官的质疑之声,质疑皇子之名触犯了皇后的名讳,谏议改之。
    不料帝后对此毫不避讳,皇后甚至在言官的奏折上亲自提了一句朱批——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朝暮之意,非祈愿大齐国祚日月久长,只在于纪念帝后久别的那段岁月罢了。
    两个孩儿都还小,步惜欢和暮青皆无太早立储之意,只是与一双儿女一同居住在乾方宫中,同寝同食,同教同育。
    三年寒暑,眨眼即过。
    望京的夏天甚是炎热,一大清早,炎风阵阵,文华殿外,皇子步朝暮正打着拳,肉乎乎的胳膊腿儿挥劈踢蹬,颇有虎虎生风的架势。
    廊下,老太监范通抱着拂尘倚着柱子打盹儿,忽听“喝”的一声,范通睁眼望去,见皇子耍了个漂亮的收势,冲他抱了个拳,稚声问道:“老总管,你看我打得如何?”
    范通眯缝着眼,望着那颇似皇帝幼时模样的娃娃,笑出了满脸老褶,“殿下打得极好,颇有长进。”
    步朝暮道:“那你的掌法可能教我?”
    范通欠身回道:“陛下已为殿下择定了启蒙恩师,老奴不敢僭越。”
    他老了,已卸任大内总管多年,也不在这文华殿内当差,只是在宫中养老,闲人一个。前阵子两位小主子在宫里放纸鸢,那断线纸鸢挂到了树上,恰巧被他撞见,就使掌风将纸鸢送了下来,打那之后,皇子殿下就老缠着他教授武艺。
    这文华殿就是两位小主子学文习武之所,殿下年纪尚小,现下只宜启蒙,正儿八经地习武,少说也得再过个三年两载,待到那时,陛下自会亲自传授心经之法,故而轮不到他来教。
    “恩师教的这套拳法,我三岁就会了。”步朝暮试图说服老顽固。
    范通被逗乐了,躬身道:“老奴没记岔的话,您一旬前才刚过三岁生辰。”
    步朝暮眨巴着眼问:“一旬?”
    范通耷拉着眼皮子解释:“回殿下,就是三个月。”
    “三个月?”
    “回殿下,就是百日。”
    “对呀!百日嘛!”三岁的小皇子扒拉手指头给范通看,“老总管你看,百日有好久好久了。”
    范通愣了愣,这才发现掉进坑里了,殿下由陛下和皇后娘娘亲自教导,岂能不明一旬之意,只不过一旬听起来不久,故而这娃娃设了个套儿给他,把一旬换成百日,听起来就有好久了——对三岁的娃娃而言,百数的确是极大的数了。
    望着小皇子红扑扑汗漉漉的面颊和一双天真却认真的漂亮眼眸,老太监走下殿阶,蹲到小皇子面前,用力挤出这一生中最为慈爱的笑容,说道:“回殿下,百日啊……相比人这一生而言犹如白驹过隙,不过是转瞬之间。殿下福多寿长,定能享万万个百日的。”
    这一年,步朝霞五岁,步朝暮三岁,两人都到了与爹娘分屋独居的年龄,步惜欢和暮青打算让一双儿女搬去中宫翠微宫的东西殿居住,但两个小家伙都不乐意,一直赖在乾方宫,护着自己的那点儿家当,不允许宫人搬走。
    暮青不希望两个孩儿有被爹娘扫地出门的感觉,于是决定缓缓为之,先说服大些的女儿搬去西殿居住,让小儿子暂居于承乾殿内殿。
    这天夜里,三更的梆子刚敲了一声,内殿就探出个小脑袋来,先往龙帐处探望了一会儿——帐内无声,看来爹娘没在办要紧事儿,应该睡着了。
    过了会儿,步朝暮搬着只小凳子从内殿出来,步子迈得小心翼翼的,生怕发出一点儿声响。到了门前,他爬上凳子,踮着脚拉开门闩,爬下来后,轻手轻脚地打开殿门溜了出去。
    小家伙一溜出门,龙帐便撩开了一角,步惜欢瞥了眼洒进殿来的月光,唇边噙起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暮儿去哪儿了?”暮青闭着眼问。
    步惜欢笑道:“随他去,有隐卫跟着,无需操心。”
    暮青倒是挺好奇的,“何事需要三更半夜偷偷摸摸地去做?”
    步惜欢笑道:“总归不是坏事。”
    这孩子打在娘胎里就没让人操过心,年纪虽小,却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就是有些太自律了,连休沐日都照样去文华殿诵文习武,一日不缺,这自律的性子真是像极了青青,他欣慰归欣慰,却担心这孩子会错失童年之乐,如今见他有自个儿的小心思了,倒是松了口气。
    “看来,可以准备让他们搬去翠微宫了。”步惜欢笑道。
    “嗯?”暮青睁开眼。
    “在自个儿宫里住,夜里方便溜出去不是?”步惜欢笑意浓郁,说罢挨近了些,那目光能把人的骨头给酥化了,“难得孩儿不在,咱们今夜睡晚些?”
    暮青气笑了,拍了下他的手。
    步惜欢笑了声,随即放下了帐子。
    月落幽庭,夏风徐徐,西配殿的后窗外,尚不知自己被父皇算计了的小皇子正扒着窗台低声唤着长姐,“阿姊,阿姊!”
    “嘘!”窗内传来一道嘘声,随后就没动静儿了。
    少顷,永宁公主步朝霞穿着身骑装从宫门里跑出来,两个小家伙在后窗廊下碰头,蹲下来叽叽咕咕了两句,值守的禁卫们配合着两位小主子演着“听不见看不见”的游戏,见两个小娃子密谋了几句,而后牵着手往西边跑去。
    西边,那是御膳房的方向……
    御膳房夜里也有御厨当差,厨子今夜没偷懒打盹儿,一见两位小主子来了,急忙行礼。
    步朝霞闻着味儿望向灶台,问道:“都备好了吗?”
    御厨道:“回公主殿下,刚出炉,喷香流油,您瞧瞧?”
    说罢,急忙呈上膳品——一只烧鸡,一只烤鸭,都刚出炉,金黄流油,香气扑鼻。
    厨子不知两位小主子三更半夜的点这两道菜是为何故,更不知膳品为何不搁在食盒里,非得用荷叶包起来,反正主子怎么吩咐,他就怎么办差,待包好了,只见两位小主子一人拎着一只荷叶包,你提着鸡,我提着鸭,快快乐乐地走了。
    两人出了御膳房,往忘机殿而去。
    忘机殿偏僻,乃供奉三清及静思之所,两个小家伙推门进殿时,已是子夜时分。
    “婆婆?婆婆?”一进殿,步朝霞就小声唤道。
    步朝暮在后头关上殿门,跳了两下没够着门闩,于是作罢回身。刚一转身,一道魅影就自他身后飘忽而过,阴风骤起,草木飒飒,步朝暮后颈一凉,回身时只见门闩诡异地插上了,他身后却连个鬼影子都没有。
    鬼?
    娘说倘若世间有鬼,那么鬼就是生物死亡后留下的灵体,是一种与人的脑电波类似的波形,是世上存在的许许多多的能量体当中的一种,没什么稀奇可怕的。
    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三岁的小娃娃还不知怕为何物,倒是对鬼挺好奇的。
    步朝暮看天看地的找鬼,一转身,冷不丁儿地抽了口气——那鬼就蹲在他面前瞅着他,灰衫白发,半张人脸,半张鬼面。
    “婆婆!”步朝霞惊喜地跑了过来。
    “您就是阿姊说的梅婆婆?”步朝暮愣了愣,随即小心翼翼地拨开梅姑的白发,露出那半张恶鬼般的疤面,稚声问道,“是谁伤了婆婆的脸?是宫里的人吗?”
    梅姑闻言,那吓唬小孩儿的目光顿时显出几分慈爱来——跟公主初见她那日问的话一样呢,都是好孩子。
    “我让公主今夜独自前来,公主怎么把皇子殿下也带来了?”从前的恩恩怨怨,梅姑并未对两个娃娃多言,只是反问道。
    “婆婆可以教阿弟一起习武吗?”步朝霞走过来牵住弟弟的手,把手里提着的荷包递给梅姑,“我和阿弟给婆婆带了好吃的。”
    前几日,她半夜饿了,溜到御膳房里偷鸡吃,结果偶遇了同样到御膳房里偷鸡吃的梅婆婆,婆婆想教她武艺,让她今夜子时到忘机殿来,恰巧阿弟也想习武,她就把阿弟一起带来啦!爹娘说,拜师要给束脩,婆婆爱吃烧鸡,她和阿弟就带了烧鸡和烤鸭来,以后他们可以每晚都给婆婆带好吃的!
    “可惜啊……皇子殿下年纪尚小,还不到习武的时候,就算到了年纪,也用不着老奴来教,想来陛下会亲自教导的。”梅姑盘膝坐到地上,打开荷包,撕下只烧鸡腿就啃了起来。
    “爹爹?”两个小家伙都愣了。
    “爹会武艺吗?”步朝暮问长姐。
    “咳!”梅姑正啃鸡腿,听见这话差点儿噎着。
    两个小家伙急忙跑到梅姑身后拍背,步朝暮边拍边问:“婆婆,婆婆,我爹真的会武艺吗?比得过侍卫吗?”
    步朝霞也很好奇,但听弟弟的话里似乎有爹很差劲的意思,小脸儿顿时气鼓了,叉起腰来教训道:“什么话!爹当然比侍卫厉害啦!”
    步朝暮问:“阿姊见过?”
    “没见过又怎样?反正爹爹最厉害!”
    “哪里厉害?”
    “爹会治国啊!”
    “就是管人?”
    “爹擅谋略啊!”
    “就是坑人?”
    “爹还会陪我们玩儿啊!”
    “玩乐也叫本事?”
    一向好脾气的步朝霞恼了,指着弟弟的鼻子凶巴巴地问:“那你是觉得爹爹什么都不会喽?”
    “会啊!爹会和我们抢娘亲啊!”步朝暮学着长姐的架势叉起腰来回呛。
    噗噗噗!
    梅姑在俩娃吵嘴的工夫里啃掉了半只鸡,鸡骨头喷得到处都是。
    “婆婆,您教阿弟吧,我找爹爹教去!”步朝霞忿忿不平,下决心一定要证明爹爹最厉害。
    “《蓬莱心经》乃武林至高的纯阳绝学,唯末卷之阴阳心法女子可修,但需得有深厚的武学造诣方可参透。老奴会将当年圣女殿下所修炼的素女心法传授给公主,待公主学有所成再问心经之道不迟。”梅姑边啃烧鸡边道。
    这番话不知两个小家伙听懂了几分,姐弟俩只是不再吵嘴了,也没再问个不停。过了半晌,步朝霞盘膝坐在了梅姑面前,步朝暮默不作声地把手里的荷包搁到了梅姑面前。
    梅姑刚好啃完烧鸡,见到烤鸭不由问道:“怎么?老奴不教皇子殿下习武,这鸭子也给老奴吗?”
    步朝暮不太明白梅姑此问何意,只是理所当然地道:“婆婆不是要教阿姊吗?”
    梅姑一笑,纵然半张脸犹如鬼面,也遮不住眼底的慈爱目光。
    吵嘴归吵嘴,这姐弟俩的感情倒是好得很呢。
    ……
    从这以后,步朝暮天天盼着长大,长到像阿姊那么大,就能知道爹有没有那么厉害了。
    春夏寒暑匆匆而过,眨眼便是定安七年除夕。
    自从一双儿女出生,承乾殿里每年除夕都充斥着欢声笑语,暮青那么喜静,看着两个孩儿在殿内嬉闹拌嘴却不觉得吵扰,步惜欢陪在她身旁,桌上摆着五谷和梅酒,就像当年他们在都督府里守岁时那样,唯一添置的就是一盘孩子们喜爱的糖果。
    “爹,娘!”步朝霞与弟弟嬉闹乏了,跑入亭中托着腮看爹娘饮酒抚琴,问道,“来年女儿生辰,爹娘会备什么礼物呀?”
    二月是她和阿弟最喜欢的月份,因为每到生辰这天,娘都会为他们准备很特别的礼物。
    记得去年阿弟生辰前夕,钦州有道折子奏入朝中,说盐井突发地火,死伤惨烈。钦州刺史奏称地下有龙,疑是盐工凿井时不慎触怒地龙所致。
    娘说世上没有地龙,引发地火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易燃气体,叫天然气。娘推测是盐工凿井时,铁凿凿到石块迸出的火星点燃了天然气,从而发生了爆炸。
    百官对此存疑,娘就命人备了只粪桶,闷了几日后,带着她和阿弟还有工部的几位大人到了城郊,寻了一片空地,然后把火折子扔进了粪桶……
    那天恰是阿弟的生日,那粪桶炸了的景象、臣工们发绿的脸色和阿弟那一身的臭气,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那天之后,娘提出了铺设管道的构想,将管道与盐井相连,引气入屋,燃气煮盐。而后,朝廷钦派臣工到钦州调研,臣工们回来后制定了以竹筒和木箍制作输气管线的方案,听说明年即可竣工。
    爹娘说,竣工时会带他们去钦州参看一番,这将会是他们第一次离京,她甚是期盼。
    “想离京游玩去?”知女莫若父,步惜欢慢抚着琴弦笑道,“你生辰时怕是去不成,竣工少说得夏秋之交的时节。”
    “啊?”步朝霞一听,一张小脸儿顿时垮了。
    看着女儿那颇似爱妻的眉眼间满是失望的神色,步惜欢住了琴,慢条斯理地递去一碟儿糖花生,哄道:“去钦州之事已定,早晚成行,何不要个别的?如此岂不是既能成游玩之事,又有生辰之礼可得?”
    步朝霞一听,觉得很有道理,眸子顿时一亮,跳下凳子跑到爹爹跟前儿蹲下,仰着小脸儿问谪仙似的父皇,“婆婆说爹爹武艺盖世,爹能乘风去那天阙瑶台,摘片云朵给女儿吗?”
    “……天阙瑶台?”步惜欢着实愣了一愣,随即无奈地笑道,“霞儿想摘云朵,可知天阙高远,远在九万里外?纵是搭座摘云台,怕也摘不到啊。”
    小皇子步朝暮换了身干爽的衣袍回来,迈进亭子时刚好听见这番话,不由对着长姐翻了个白眼——看吧?就说爹没那么厉害。
    “爹真的摘不到吗?”步朝霞不死心地问。
    “摘不到,纵是能摘到,爹也不去。”步惜欢抚着女儿丝缎般的发,柔声道,“天上一日,人间三载,爹可不愿登那天阙瑶台,爹就愿在这红尘里守着你们娘亲,哪儿也不去。”
    两个小家伙闻言愣了愣,见爹笑着看向娘,天上星河与人间灯火皆在爹的眸底,许不尽的温柔。娘饮着梅酒,风起裙带,意态微醺。串串灯笼迎风摇曳,繁光缛彩下,爹娘相伴笑饮,瑶琴听风而吟,锦里芳宴,繁星缀天,不在天阙,胜在天阙。
    这年这夜,就这么成为了两个孩子童年里最美的记忆。
    来年二月初三,望京城里格外热闹,这天是万家春日宴,也是永宁公主的生辰。
    宫里从不为公主和皇子的生辰大宴群臣,身为公主和皇子,步朝霞和步朝暮从未收过臣工的贺礼,但他们依旧最爱二月。
    两人已搬到了翠微宫居住,这天一大早就结伴跑来了承乾殿,爹娘难得休沐,殿内摆好了丰盛的早膳,两人给爹娘请过安后就四处搜望。
    步惜欢和暮青看着一双儿女的神色,只笑不语,待一家人用罢早膳,才命宫人将一应物什端了上来。
    姐弟俩皆露出不解之色,只见宫人端来的托盘上放着琉璃瓶、贡纸、玉壶、火烛、小柴、冰袋和浆糊等物,委实不知是做什么用的。
    暮青对女儿道:“不是想要云朵?用不着建摘云台,也用不着你爹去天阙瑶台,娘今日就把这云从天上请来人间给你瞧瞧。”
    “……能吗?”步朝霞瞪大眼,眸子里满是兴奋惊奇。
    “简单,瞧好了。”暮青话音一落,两个孩儿就赶忙乖乖坐好,眼睛发亮地瞅着桌上的物什,比在文华殿里听讲还认真。
    只见娘亲取来一张事先用墨染黑候干过的贡纸,四周涂上浆糊后,将纸贴到了琉璃瓶上。这琉璃瓶是星罗的贡品,泽润光采,贵比玉器。宫人们备的是一只莹白通透的琉璃瓶,一面贴上纸后,一半墨黑,一半剔透。
    而后,娘往瓶中倒了些温水,点燃火烛,烧了根小木棍儿吹熄后,将冒烟的木棍儿扔进瓶中,之后迅速用冰封住了瓶口。
    步朝霞见娘住了手,目不转睛地盯着瓶中,生怕一眨眼就错过了神奇的景象。
    少顷,姐弟俩瞪大眼,步朝霞呼的跳了起来,“云!云!”
    七岁的小公主脸儿红若明霞,兴奋地想抱住瓶子,又恐撞散了云朵,于是小心翼翼地观望着,对待珍宝一般。
    宫女太监们也被这奇景所惊,在承乾殿里当差可真长见识,皇后娘娘真乃神人,竟连天上的云都能造出来!
    步惜欢托腮笑着,眸光亦比天云奇丽。
    “娘,云本该在天上,为何在瓶中也会出现?”步朝霞甚是好奇。
    暮青道:“因为天上的云也不是凭空出现的,阳光会使江河湖海中的水蒸发,水蒸气升到高空后遇冷会凝结成微小的水滴,当这些微小的水滴越聚越多,空中就会出现白色的云絮和卷云。此后,云会逐渐增厚增重,聚集成离地面稍近的卷积云,再聚集成离地面更近的积云,最终挡住阳光,云层背后呈现灰黑色,形成仿佛触手可及的雨云,此时的水滴因又大又重而从天空降落,这便是雨。雨落到地面后有的渗入地下水中,有的露出地表形成泉水,有的落入江河湖海。而阳光会使这些水再次蒸发,直至再次成云降雨,所以,降雨是个循环的过程。但有时循环会减慢,会发生偶然性或周期性的降水减少,此时就会发生旱灾——这就是今日娘想告诉你们的,每当大旱,百官都会上折奏请祭天祈雨,但你们要知道,降雨是个自然的过程,祭天对此并无助益。”
    “也不能说毫无助益。”步惜欢插了句嘴,“祭天虽不能祈雨,但可安臣民之心。”
    姐弟俩听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要理解爹娘这番话,尚需时日。
    “那如遇大旱,该当如何?除了祭天,朝廷就别无他法了吗?”步朝暮皱着眉头稚声稚气地问,似乎认为朝廷很无能。
    步惜欢和暮青扬眉对视了一眼,其中意味心中自知。
    暮青道:“大旱的成因除了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例如植被的破坏导致山林的蓄水作用丧失,从而导致地下水和土壤水减少,又例如农业灌溉不当造成的水资源浪费等等。”
    步惜欢道:“大旱一旦成灾,朝廷能做的除了减赋赈灾、安抚民心,别无他法。但此非朝廷无能,而是帝王之过。天灾难躲,人祸可防,仁政之道,非在于灾后济民,而在于防灾祸民,在于丰年之际,禁火可严?农事可修?禁火不严自是疏忽之过,但禁火令严却仍发山火,则是朝廷教化、官吏布政之失,此关乎学政吏风之治,而学政吏风之治非一日之事,需经年累月勤政不懈方可见效。而灌溉改革、水利农事则在于能吏,能吏之任用在于取士之策、用人之明。故而治国之道,在于居安思危,择贤任能,处事周全,计之长远,方可得久安之治。”
    听罢爹娘之言,步朝暮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些,这是他第一次察觉出爹的道理比娘的道理更难懂,欲明其中之意,似乎需要更久的时日。
    ……
    时光飞逝,又是半载。
    这年十月,盐井气道竣工,帝后带着公主和皇子驾临钦州。只见盐井气田之上,竹筒与木头制作的输气管线绵延二三百里,以火投之,其声如雷,火光通跃,终日不灭。姐弟俩望着气田上的壮观景象,远比沿路见到壮丽河山时所受到的震撼更甚。
    回京的路上,姐弟俩都异常安静,回宫后,步朝暮读书更勤勉了些,一向喜欢质疑父皇的小家伙,下了学堂常往太极殿跑,查江山舆图,听治国方略,勤学好问,十万个为什么既令执宰重臣们欣喜,又令臣工们头疼。
    步朝霞回宫后则常往娘亲跟前跑,问东问西,问罢就回自己宫里拆砖掀瓦,劲头儿十足。
    步惜欢和暮青对此并不意外,女儿除了每夜溜去忘机殿习武,几乎没有提得起兴致的事。爹娘恩爱,六宫无妃,她甚是厌烦那些言行勾心斗角的前朝宗室贵女,望京城里没什么能与她玩儿得到一处的玩伴,故而她总显得有些散漫,因为日子实在是太安逸无趣了。
    人这一生,无关聪慧愚钝,寻个愿为之事,方可心悦满足。可国事缠身,不能常常出宫,暮青只能想别的法子,希望能帮助女儿找到她想做的事,不料那年误打误撞,因钦州盐井之事,她带一双儿女见识了所谓的沼气爆炸,之后,女儿就仿佛“活”了过来,她开始对一些事情有所期盼,期盼出宫,期盼生辰,期盼见识新奇事物。
    而同一件事,霞儿重因,喜爱探索,暮儿重果,自律克己。
    两个孩儿皆天资聪颖,步惜欢不着急立储就是希望未来的道路能由两个孩儿自己选择,时至今日,很显然他们已做出选择了。
    ……
    定安九年二月十四日,齐高祖步惜欢下诏立储,立皇子为太子,迁往东宫。
    这天,步朝暮刚满六岁。
    此后,他就开始了由父皇亲自教导,太傅贤臣辅佐,学习经史兵韬、捭阖之术,治国之道的苦日子,三更睡五更起,日常怀疑父皇非人,且怀疑自己是个傻蛋。
    而步朝霞迁往琼芳宫后学业不辍,且多了娘亲的教导,日日捣鼓新奇物件儿。那些物件儿惹得文华殿的恩师们头疼不已,侍卫宫人们唯恐避之不及,她也自此在开始了名扬望京的恣意日子。
    正是这年,大辽太子呼延查烈发动政变,辽帝呼延昊兵败,自封于帝陵之下,太子登基。
    消息传到望京时已是腊月了,暮青拿着奏报出神了许久,喃喃道:“十年了……”
    她难得一见地命御膳房加了菜,晚膳时饮了几杯酒,一直望着西边出神。
    步朝霞跟在爹娘身边,对政事耳濡目染,自然知道大辽之事,只是从未见过娘亲这般神色,辽帝、大辽太子与娘亲之间的故事,她并未听过。
    这年,永宁公主步朝霞八岁,距大辽和北燕遣使呈递求情国书,公主远走择婿,还有七年。
    距大齐高祖皇帝禅位,与爱妻微服出宫,以行商的名义游历天下,尚有十七年。
    但,那是另一个故事了。
新书推荐: 在恐怖游戏里被疯狂觊觎(np) 意外 羞辱对象是恋爱脑(系统) 坏女人贯彻始终 霸榜不下 快穿之天师逆袭 细说红尘 在狗血文里做返聘老师[快穿] 漂亮npc是小可怜[快穿] 我开出租不拉客,只拉女鬼和模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