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瑾殊也不知站了多久,雪越下越大,似乎是迷了他的眼睛,他闭上眼,眼角有泪划过,留下一道痕迹,再睁开眼,夜瑾殊转身离开山顶。
翰林院觉得夜瑾殊和顾苏年之间的纠葛好像解决了,又好像更复杂了。因为两人开始说话了,没有刻意避开,也没有谁对谁特别,夜瑾殊越发清冷了,以前的他可以说是清淡如云,如今是真的清冷如雪,再无其他,顾苏年和以往一样温和,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翰林院的官员们几乎要以为,这外界的流言是假的了,直到十一月初一。
这一日,卫子俞来到翰林院,传陛下口谕,宣夜瑾殊觐见。
这一下,翰林院像是炸开了锅一般,纷纷猜测着夜瑾殊为什么会被陛下召见。
夜瑾殊来到御书房,里面只有华煦帝和太监总管沈临川。
参见陛下。rdquo;夜瑾殊走到案前跪下。
起来吧。rdquo;华煦帝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
谢陛下。rdquo;夜瑾殊恭恭敬敬的站了起来。
朕看了你请求外放的折子,你执意离去?rdquo;
是,帝都流言蜚语闹得满城风雨,乃是臣之过,臣离开,也算还顾大人还朝廷一个清明的名声。rdquo;
既然如此,那朕便提前将你外放,朕这里有两个去处,你且选一个。rdquo;沈临川从华煦帝手上接过一张纸,递给夜瑾殊。
夜瑾殊定睛一看正四品兰州知府,以及正五品延州玉门郡守。
臣选兰州。rdquo;夜瑾殊没有过多思考,直接选了兰州。
哦?你可想清楚了,兰州虽是一州之地,却常年大水,土地贫瘠,难以做出政绩,看起来是升实则是贬。而延州是大州,玉门虽是一个郡却是全国除帝都外最繁华的一个郡,不需多少作为便是政绩,可要轻松许多,名是平调实则是升。rdquo;
臣明白。rdquo;夜瑾殊完全没有改变的想法。
朕知道了,你下去吧,不用回翰林院了,准备一下就去兰州吧。rdquo;华煦帝开始拟写圣旨。
夜瑾殊回去拿走了自己在翰林院的东西,回了夜府,告诉母亲自己将要去兰州上任,便开始准备离开。
夜瑾殊走了,他完全没有办法和顾苏年待在同一屋檐下,心底的沉痛几乎压的他踹不过气来,他没有带走那盏花灯,将它留在了殊园。
他想,或许时间和忙碌能让他暂时忘记。
夜瑾殊带的人不多,铭九、十七还有素衣,已经十几名先行的暗卫,这一次,他不仅要将自己泡在州府的工作上还要发展夜家暗地里的势力,夜家历代家主都相信皇室,但他不相信,只有手中握有足够自保的力量他才能够放心。
原本他想要徐徐图之,现在他只想借此来转移注意力,不让他总是想起她。是。rdquo;
☆、第 23 章
帝都的顾苏年得知夜瑾殊兰州上任的消息,愣了许久,才呐呐道:走了,走了也好。rdquo;
半个月之后,夜瑾殊一到兰州就开始投入到兰州的工作之中,查看卷宗,实地考察,将一众州府官员使唤的团团转,有时候,即使没有那些官员,他依旧自己忙的脚不沾地。
他不管你服不服他,他只管你服不服从他的命令,那些不服从他的命令的官员全部都被他收拾了。
他气质清冷,下达的命令从不容置疑,手段雷厉风行,在属官那里得了个玉面修罗的称号,他访察民情,预防大水,指使地方商人去别的州县进购粮食,将本地特色的物品销往其他州县,对于民众的困难总是不遗余力,在百姓中得了个冷面谪仙的称号。
第二年春天,兰州开始阴雨连绵,檀宣河水位上升,檀宣河贯穿整个天/朝,兰州位于檀宣河上游水流最湍急的一段,每到阴雨季节若是雨下得大些,便有洪涝之祸,导致兰州年年物产贫乏,粮食收成不佳,甚至有时候颗粒无收。
雨一连下到了三月,正是播种期,檀宣河水位上升了不少,雨还没有停的迹象,反到越下越大,夜瑾殊每天都会去檀宣河堤坝最低的地方查看,他的眉头越皱越紧,他的运气显然不佳,这一年的兰州雨下得格外大格外久。
一直到四月下旬,偶尔会有一两天雨停,却也看不到太阳,百姓开始愁眉苦脸。
这一日,夜瑾殊站在堤坝上,看着快上升到地面的水位,叹了口气。
少爷,这雨越下雨大了,看来今年的大水是无法避免了。rdquo;铭九站在夜瑾殊身旁,撑着伞。
洪水我尚可应对,只是今年的收成恐怕还比不上往年,要苦了百姓了。rdquo;夜瑾殊下了堤坝,往回走,你且吩咐下去,让手底下的商铺多从外地收购些粮食。rdquo;
是。rdquo;
这些日子,夜家的势力已经在兰州暗地里发展起来了,手上也有不少商铺,要控制洪灾没有粮食的局面还是可以的。
几日后,夜瑾殊收到了批文。
很快,夜瑾殊便开始搜寻人才,选择开挖支流的缺口,商议河道的路线,将多余的大水引向兰州以西常年干旱缺水的瑁州平原,同时去信给瑁州知府商议河流在瑁州的走向。
夜瑾殊没有花多少时间准备,之前他就已经勘测好了,如今找了人员只是为了制定最好的方案,以及细节的问题。五天时间,一切都准备就绪,雨越下越大,堤坝已经到了需要增高的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