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省下来的这笔钱,一部分改投到了海运事务上去,新建了大批用来南粮北运的货船,安置了不少因为取消漕运而失业的船工,减少了大量的因为漕运的浪费情况。
另外剩下节省下来的资金,于孝天也不准挪为它用,而是尽数投入到黄淮地区那些常年容易泛滥的河流的河道整修方面,特别是黄河和淮河两条大河,更是投入巨资治理的主要目标。
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给黄河下游黄淮一带的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黄河多沙容易淤积河道,造成下游经常决口,也就是万历年间有大臣潘季驯极力治黄,才算是把黄河下游河道稳定了下来。
但是到了天启崇祯年间之后,国事日乱,财政捉襟见肘,加之官员贪鄙之风盛行,使得朝廷根本无力也无能对黄淮泛滥区进行综合治理。
现如今于孝天取消漕运,节省下来大笔资金,便干脆一股脑投入到了黄淮流域河道治理之中,正好老百姓也很穷,于孝天选派了一批精干的官员,专司奔赴各地进行治河工程,而且命令不得随意征发民众,可以以工代赈的方式,来招募闲散灾民,以给粮给钱的方式,来对河道进行修缮施工。
以工代赈的办法,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这时候民间尚有许多百姓没有被安定住,这些流动的灾民,随时都可能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一旦被有心人蛊惑或者牵头带领,就可能闹出大乱。
而以工代赈的办法,则将大批流动的灾民给吸引到了治河工程之中,朝廷给工程拨发钱粮,抑或是发钱抑或是给粮,来换取流民出工出力,对各处经常泛滥的河道进行加固修缮,在工程结束之后,还负责给这些百姓安置土地住处将其固定下来,使其有田可种,有家可归,从根本上解决流动灾民无处安置的问题。
于孝天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李自成三打开封,后来掘开黄河水淹开封城的事情,现如今李自成已经覆灭,开封暂时安全了,但是开封旁边的黄河却依旧如同选在开封府、归德府一带百姓头上的一把利刃一般,随时都可能会出现决口泛滥。
所以于孝天特令工部,加强洛阳下游黄河河段两岸大堤的修葺工作,并且派出都察院的监察御史到各地治河工地上进行暗查,对于治河工程进行严格的财务审查,确保投入的钱粮能真正用到治河工程上面,而不会被那些官吏们给中饱私囊。
为此也着实抓住了一些贪官污吏的脏手,于孝天也不杀他们,查实之后,命人将其双手活活剁掉,却不让他们死,就把他们吊在治河工地上,受风吹雨打,供人参观,以此来震慑那些接替他们的官吏们,使之不敢再伸出脏手去治河的钱粮之中贪墨。
整个崇祯十四年间,大明全国各地都进入到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状态,虽然是不是还是有不少地方会出现小规模的骚乱或者民变,但是规模却都不算大,很快便被各地派驻的于家军扑灭。
而随着于家军把触角伸到了全国各地之后,各地的旧式军队也逐步开始被于家军所取代,大批以前的明军卸甲归田,脱去了世代兵户的身份,成为了正儿八经的农民,划给了他们土地,让他们安置下来进行耕作。
这也使得大明减少了许多冗兵冗员,减少了朝廷的财政负担,但是这样对就是官军的裁撤,也遭到了不少大明军将的强烈抵制和反弹,许多地方的军将得知自己的兵马要被裁撤,而他们马上就会变成光杆司令,于是当然不肯轻易就范。
一些拥兵较多的军将,干脆就率兵谋叛,攻打周边的州府县城,大掠地方,强行裹挟民壮入军给他们充当炮灰。
其中闹得最厉害的就算是驻守襄阳府一带的大将左良玉,这家伙在另一个历史时空之中,就不是个好鸟,这个时空之中,照样还是老德行,在湖广一带拥兵自重,经常不听调遣,为祸一方百姓。
第一百零九章 整军
这一次于孝天下旨裁撤左良玉麾下的两万兵马,左良玉闻讯便立即率兵谋叛,带兵猛攻襄阳,试图攻下襄阳然后控制周边府县,以此来和朝廷抗衡,短短十几天时间,就攻占了南漳等地,强行裹挟民壮加入叛军之中,短时间便将兵力扩至四五万人的规模,大有要闹一出大戏出来给于孝天看的架势。
左良玉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拥兵自重,以无力抗衡朝廷,也就是于孝天,试图拖延下去,让于孝天感到他这块骨头不好啃,最后招安他,那么他就可以继续拥兵自重,作威作福下去了!
但是于孝天对左良玉岂能不防,提前已经在襄阳城派驻了部分于家军坐镇,左良玉领兵攻打襄阳城,这些于家军就据险而守,接连击退左良玉叛军的进攻,接着孙传庭受命领兵对其进剿,以孟飞等武将为辅,迅速的堵住了左良玉朝周边扩张的势头,并且分兵几路,将左良玉所部堵在了襄阳府境内,并且连续将其击败数阵。
左良玉最终被堵在了南漳县城一带,一万多于家军“包围”了左良玉所部的三万余兵力,将其围困在了南漳县境内。
左良玉见势不妙率部试图突围,逃入四川境内,但是孟飞岂能给他这样的机会,率军对其发动了最后的猛击。
左良玉所部叛军基本上都是临时裹挟的民壮,装备质量极差,和武装到牙齿的于家军放对,简直就是找死。
结果双方一接战,左良玉麾下的叛军便当即大溃,最终左良玉也被孟飞生擒活捉,随即将其举家打入囚车送往襄阳城之中进行处置。
孙传庭按照于孝天的吩咐,将左良玉凌迟处死,其家人举家满门抄斩,包括那些跟着左良玉混的军将,也一并满门抄斩,杀了个人头滚滚彻底扑灭了左良玉的兵乱。
左良玉所部被剿灭,也大大震慑了其它那些地方武将们,原本一些地方武将还打算跟着起兵作乱,也指望着回头能逼得朝廷对他们做出让步,重新招安他们,使得他们保留下他们的武力。
但是当听说左良玉从起兵到被剿灭,总共不到两个月时间,左良玉包括手下军将一个个全家老少都被满门抄斩,遭受了灭顶之灾以后,这些武将们之中原本一些不安分的家伙,顿时打消了起兵作乱的念头。
现在朝廷当权的可不是以前的崇祯皇帝了,现在可是于孝天这个大煞神当政,这家伙手黑不说,心更比崇祯黑几百倍,更何况他手上现在拥有近二十万精锐无匹的于家军,虽然在各地驻军都不算太多,兵力上似乎并不占优,但是任何人都不敢小觑这些于家军,他们装备实在是太好,手中的火枪实在是太犀利了,往往都善于以少胜多,极难对付。
左良玉号称十万大军谋叛,但是于孝天只派出了一万多点于家军给孙传庭,就把左良玉轻松给灭掉了,他们这些人手头上拥有千八百兵将,就想和于家军抗衡,简直就是自寻死路,他们死了不要紧,搞不好老祖坟都可能被刨了,所以这些地方武将,最终也只得接受了裁撤命令。
于孝天也没有太为难这些武将,原来他们的家产都给他们保留下来,另外每个人给了一笔不菲的遣散费,让他们可以置办田产,起码当个小财主没有一点问题,一些地方的大将,还特许他们原有的田地免赋三年,算是特别优待。
但是即便如此,这些地方武将,也很是不情不愿,因为于孝天在裁撤地方军队的时候,收回了原来那些军方的屯田,将其分给了那些遣散的兵卒们耕种。
而原来这些卫所的屯田,基本上都被这些武将世代掌控着,那些兵户们基本上算是他们的农奴,只能给他们做事。
现在这些当兵的都分掉了他们控制的屯田,一下子就让他们失去了赖以中饱私囊的土壤,他们如何能不肉疼。
可是在于家军强大的军事压力之下,不答应也不行,起兵谋叛更是直接让他们举家老少去送死,不管他们乐意不乐意,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裁撤掉这些地方的官军之后,于家军便成了大明真正的武力依仗,成为了唯一的军事主体,于孝天一改大明以前的兵户制度,将军队全部改为募兵制,大幅度提高兵将的收入和地位,使得兵将们可以活的更体面,虽然继续要求军队不干涉地方政务,但是同时也不让地方官员去管束这些军队。
这些新的官军,是国家的军队,只听从兵部的调遣,不再听令于地方官员的节制,但是在必要的时候,兵部可以把部分地方驻军,交给地方官员临时节制使用,整体上让军人的社会地位拔高了一大截。
这一点虽然文官们有点不爽,觉得以后这些丘八们可以和他们平起平坐,实在是有辱斯文,但是于孝天现在乃是大明监国,本身就是武将出身,他们也不敢指望以后还骑在于家军的脑袋上为所欲为了。
而且于孝天在朝中说过一些话:“如果一个国家的军人连最起码的地位都没有,连最起码的尊重都无法获得,那么谁还能指望这些军人为国家效命,谁还能指望国家在受到威胁的时候,能让当兵的奋勇当先?
所以军人乃是国家的利剑同时也是坚盾,他们必须要有尊严,那么国家才能有尊严!……”
于家军的兵将上下人等闻之之后,各个都十分感动,就连一些以前大明官军的兵将听到之后,都觉得这话听着实在是顺耳,特别是那些普通的士卒们,心中暗想,要是早一点遇上于监国的话,那么他们的日子哪儿还会像以前那样过的如同牛马一般!
在于孝天这番话传遍大江南北之后,于家军再募兵的时候,不少农村的青壮,都开始踊跃报名。
现在当兵比起以前可算是好太多了,先是他们不用担心入了军籍之后,就世代成为军户,其实也跟贱民差不了多少了。
而且现在当兵也的待遇也相当不错,一个月可以拿到足足的二两银子,而且无人敢于克扣他们的军饷,同时当兵一天可以吃三顿饭,每年还发给两套军服,可以说是吃得饱穿得暖,还能养活家人。
最重要的是他们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处处受人鄙视,当面称他们军爷,背后就戳着他们的脊梁骨骂娘,起码现在他们穿着全新配发给他们的军服,敢抬起头当人了,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于家军现在虽然名义上已经算是大明正牌官军,但是私下里当兵的却还是都认同自己乃是于家军的一员,这一切都是于孝天赐给他们的,所以他们生是于家军的人,死也是于家军的鬼,对于于孝天差不多都是忠心耿耿,毫无二心可言。
虽然现如今大明整个官军数量比之以往降低了很多,但是战斗力却比之以前强悍了不止数倍八倍。
至于他们的装备就更不是问题了,随着于孝天的掌权,原来海狼的军工厂也随即开始获得大量的订单,开始在福建、广东、北直隶、山东等地纷纷设立新厂,为新军全力以赴的生产各种新式武器。
各种陆军用的火炮以及步枪,现如今早已拥有了成熟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另外也培养出了不少技术工人,加之淡水和泉州的机械厂,现如今已经可以生产出精密程度相当不错的水力机械。
这些新式水力机械不断的被投入使用,也不断的扩建原来的老厂,使得现在淡水和泉州两地,都形成了两座大型的机械厂,所生产的各种专用机械,被源源不断的运往各地的新军工厂之中,安装使用。
这些兵工厂很快便开始源源不断的为新军制造出了大量的新式武器,然后装备到了新军之中。
这些新式武器被严格监控起来,每一件武器都打上了编号,出厂之后交由新组建的兵部之下的后勤部进行分配。
这些新式火器全部只装备给于孝天直辖之下的新军使用,像以前大明的旧式军队,是根本不可能获取到这样的武器的。
而且武器下发到部队之后,也实行了极其严格的监管制度,所有武器严格的进行了登记造册,随时可以查到任何一支编号的步枪甚至于刺刀的去处,然后军中的纠察官分别前往各地对各处的部队定期进行武器清点,任何一支枪都必须要落实到位,战损的武器必须在战后战后说清楚战损原因,如果是损坏的话要有东西在,才可以换取新的武器。
如果是战场上丢失或者被敌军缴获,那么就必须要说得明白,有足够的人证明才行,这也就杜绝了以前明军之中,那些军将们偷偷摸摸的把库房之中好的武器卖掉,然后换上一堆破烂滥竽充数的情况。
而现在由于海狼集团生产的步枪已经全部采用了新式的火帽击发,弹药生产方面,也非常严格,特别是生产火帽的工厂,实行了最严格的管控,包括后勤部门配发弹药的时候,火帽都属于监管最严格的火工产品,绝不容轻易流失。
这么一来,就算是军中的一些火枪在战场上被敌人缴获或者是遗失被普通人拿到,这些步枪也因为没有火帽,而无法进行发射,离开火帽的话,就是一根烧火筒,一点用处都没有。
所以几年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下来,虽然这些新式步枪也在战场上有所遗失,但是却极少能被敌人重新利用,就算是丢一些火帽,只要敌人用完了这些火帽之后,这些步枪也就同时失去了作用,成为一根废铁。
第一百一十章 开诚布公
就算是有人拥有超强的手工技术,可以仿制出狼牙步枪,但是只要火帽生产技术不被泄露出去,那么就算是能仿制出狼牙步枪也没有用处。
而狼牙二式步枪的大面积装备使用,也使得于家军拥有了更强的全天候作战能力,受到天气影响也就越来越低,不管是大风天,还是雨天,狼牙二式步枪,都可以比较有效的击发,这也是于家军屡战屡胜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装备这么多新式武器的于家军面前,大明的那些旧式军队或者是一些乱民组成的乌合之众的军队,完全无法与之对抗。
于家军往往可以以少于敌人很多倍的兵力,最终取得作战的胜利,这也是于孝天能在短短两三年之内,以少量军队屡屡平定国内无数次反叛行动。
到了崇祯十五年初的时候,整个大明已经差不多基本上全面安定了下来,再难听到某些地方出现新的动乱。
虽然北方很多地方依旧受到气候影响,出现各种天灾,但是在各地官府较为高效的赈济之下,基本上没有再闹出什么人相食之类的惨剧,灾民也基本上可以获得最低限度的保障,没有再酿出太多的祸乱。
在崇祯十五年上元节过后,于孝天也终于腾出了一些时间,刚好宫中传出消息,说崇祯想要见他一面,说是不知有什么事情,要和他面议。
于是于孝天考虑了一下之后,又一次入宫面圣,在文华殿之中见到了已经被软禁在皇宫之中三年时间的崇祯皇帝。
三年不理政事的崇祯,到了这个时候,也已经基本上放下了,见到于孝天之后,显得很平静,甚至于还和于孝天天南地北的闲聊了一通。
而且崇祯因为不必再劳心劳肺,天天日理万机,在宫中的日子过的相当清闲,人也变得胖了一些,精神看上去也相当不错。
于孝天去年发明了一种扑克牌游戏,被人带入了宫中,偶尔崇祯接触到了这种新游戏,很是感兴趣,于是经常和宫里面的嫔妃以及太监们打牌,日子倒是也过的相当清闲有趣。
当于孝天入宫,崇祯和他闲聊了一通之后,忽然间对于孝天问道:“于孝天,朕现在还当真有些佩服于你了!
虽然当初你入京夺权,朕对你恨之入骨,但是这么长时间来,朕思前想后,朕也不得不承认,朕不如你!
大明在朕登基掌权之后十余年之中,确实不得不承认,虽然朕日夜殚精竭虑,但是却并未力挽狂澜,却使得国事日渐混乱,外不能御建奴于关外,内不能平各地乱民。
但是你却在短短三年时间里,便做到了朕所不能之事,所以朕现在即便是不情愿,但是也不得不承认,你确实强于朕很多!”
这次于孝天入宫,崇祯也没再端着架子,坐在龙案之后和他说话,而是让人摆了两张椅子,一个不大的小桌子,又在桌上摆了一些茶点,两个人相视对坐,看不出什么君臣之分。
所以于孝天也很享受这样的待遇,听了崇祯的话之后,点头笑道:“圣上也莫要妄自菲薄,微臣能做到现在这等地步,也并非是微臣就真的强过圣上什么!
只是微臣生于这世上的底层,比圣上更知道民间的饥苦,更明白官场的弊端罢了,另外微臣侥幸获得了一些旁人所不知的事情,使得微臣有机会得以练就出了一支雄兵,这才会做到了这些事情!
对于圣上登基之后勤于政事,微臣一直都很钦佩,虽然现在微臣执掌大权,但是微臣为人却比较懒惰,远赶不上圣上那么勤勉。
有时候其实当权者,并不见得要事必躬亲,只要抓住要害,让有能力之人,放在该放的位置上去,偶尔鞭策一下,让专业人士去做专业之事,比起万事事必躬亲,有时候还要好上百倍!
最关键的就是监督,把权力关在笼子里面,一旦要是失去监督的话,那么这些官吏们绝不会像现在如此勤勉!
其实现在微臣并不算太忙,很多事情其实微臣并不亲自过问,下面的官员们便可以做的很好了,微臣只需要告诉他们,该做什么,该怎么做,那么剩下的事情就是让他们自行去办就是了,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比起微臣亲自去督促要省力得多!”
崇祯喝了一口茶,品了品于孝天的话,点点头叹息一声道:“说的有道理!朕当初最大的失误之处,就是并不能做到知人善用!另外也受到了那些大臣们的蒙蔽,以至于他们在下面一手遮天,各自自行其是,但是朕却始终被蒙在鼓中!
而朕生于皇家,虽然也听闻不少民间饥苦之事,但是却远没有你对于民间的事情了解更多,对于官场之中的那些贪鄙手段,更是无法了解清楚,所以虽然朕很勤勉,但是却始终不知道该怎么做!
倒是你起于民间,对于这些事情知之甚清,当你上位之后,正可对症下药,一击而中其要害!才得以做起事情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结果!朕不如你!”
于孝天很好奇崇祯为何今日会变得如此谦虚,按照他对崇祯的了解,崇祯的性格一直比较刚愎自用,从来都很少认错,但是今天不知为何,却连连对他进行了肯定和称赞,这让他还真是有点不太习惯。
于是于孝天开口对崇祯问道:“圣上谬赞了!不知圣上此次招微臣入宫,有何事吩咐?”
这句话算是正式把话题扯到了正题上面。
崇祯看着于孝天稍稍沉默了一阵,开口说道:“现如今你已经把大明天下置于你的羽翼之下,朕也猜得出,你想要什么,但是朕想要问一下你,你以后打算如何处置于朕?”
于孝天也微微的沉默了一下,喝了一口茶,看着崇祯,而崇祯的脸色变得紧张了起来,死死的盯着于孝天的眼睛,试图从于孝天眼中看出一些东西。
于孝天思量了一下之后,笑答道:“圣上不必为此担忧,不瞒圣上,于某却有夺天下而居之之心,但是却并未想过要加害圣上,虽然圣上的存在确实对于我是一种威胁,但是于某认为,只要我能将天下治理好,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那么谁又愿意回到以前呢?
就算是有些居心叵测之人,想要利用圣上兴兵作乱,但是于某也有信心将其轻易扑灭,所以圣上的存在,对于我来说,反倒是一种鞭策,所以微臣不会加害圣上!”
听了于孝天的话之后,崇祯脸上现出了一丝怒色,但是还是强行忍住了想要发火的**,闭上眼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之后,再次睁开眼望着于孝天道:“事已至此,你谋朝篡位也已经水到渠成,朕虽然心有不甘,但是也无可奈何!
朕并不怕死,你如何处置与朕,朕都无话可说,但是朕膝下几个皇子,却并无错可言,他们只是生于皇家罢了!朕只是希望你能留下他们的性命,哪怕是今后让他们隐姓埋名,做个普通人也好!不知你可否答应朕?”
于孝天摇头道:“圣上言重了,于某虽然双手沾了很多血不假,但是却并非是嗜杀之人,请圣上放心,于某可以保证,只要圣上和几位皇子没有重复大明之心,那么我可以保证,绝不加害你等!哪怕是一根毫毛都不会动你们!这一点于某自认为还有这点信誉,绝不出尔反尔食言自肥!
当然前提是圣上和诸位皇子,也要答应我,不可做出过格之事,那么微臣绝对可以保证诸位的安全!”
崇祯深吸一口气,强自忍住心中的愤怒,于孝天今天的话已经说的非常明白,这皇位他是已经决定谋篡定了,而且当着他的面毫无掩饰的说出了他的野心,对于他这个当今的记名皇帝来说,任谁恐怕都不会欣然受之。
但是这三年来,崇祯在宫中软禁的生活,天天陪伴嫔妃皇子以及公主,使得他的心变得软了许多,如果是三年前于孝天入京的时候,说要谋朝篡位的话,他会毫不犹豫的自杀殉国,并且会毫不犹豫的带着这些妃嫔、皇子公主一同陪葬,但是现在他发现他已经舍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