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郝如月不赞成。
    且不说古代君臣有别,特别清朝还有一层主子奴才的关系,便是在现代社会,得到上级领导的恩惠,至少也该当面道谢。
    来而不往非礼也,和领导之间的关系,不就是这么处出来的吗?
    郝如月算是看出来了,她这对便宜父母老实巴交,不擅交际,俩人捆在一起都没有便宜三叔索额图的心眼儿多。
    难怪赫舍里家不是长房当家,而是三房当家。
    “额娘,皇后既是我的姐姐,也大清的皇后,是主子娘娘。”
    郝如月命人扶她坐起来与大福晋说话:“一码归一码,姐姐的照顾,我可以不谢,皇后的恩典,必须要谢。至于太皇太后那边,更是不能马虎。”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宫里什么没有,她拿什么谢啊,大福晋愁到头秃。
    尤其是太皇太后那边,每次去请安都是三福晋带头,她跟着一起去。这会子没有三房什么事,她总不能硬拽着人家一起去吧。
    她是皇后的亲额娘,按理说去给太皇太后磕头谢恩也没什么,可她一想起要独自面对太皇太后,腿肚子就转筋。
    见大福晋鼻尖都冒了汗,郝如月就知道指望不上:“额娘且回去歇着吧,谢恩的事交给我。”
    大福晋如蒙大赦,见女儿无恙便回自己院子去了。
    郝如月静静坐了一会儿,问跟前伺候的阿进:“你们四个谁的女工最好?”
    阿进想了想说:“奴婢是皇后娘娘赏给姑娘的,曾经在针工局当过差,姑娘要绣什么,吩咐奴婢便是。”
    在针工局当过差,就她了,郝如月直接吩咐:“这两日叫阿财进来伺候,你且专心办一件差事,替我绣几件孩童穿的肚兜。”
    阿进刚才在屋里伺候,听见姑娘提醒大福晋谢恩的事,便问:“姑娘是准备送进宫给皇后娘娘吗?”
    四个大丫鬟当中阿进入府最晚,听阿财她们说,二姑娘与皇后娘娘虽是亲姐妹,私下关系却十分冷淡。
    从未见二姑娘进宫探望皇后娘娘,倒是每个年节皇后娘娘都有不少赏赐给二姑娘。
    这回二姑娘闹绝食,身子都凉了,她们以为二姑娘没救了,谁知回转过来,竟像是换了一个人。
    “是要送进宫谢恩的。”才说了几句话,郝如月又感觉精神不济了,“不过不用做得太小,怎么也要够七八岁的孩子穿。”
    “七八岁?为什么……”阿进说到这里秒懂,心道二姑娘高明。
    阿进刚入宫的时候在针工局当差,后来因为聪明伶俐会来事被选拔到了乾清宫。帝后大婚之后皇上将她赏给了皇后,在坤宁宫没当几日的差,她又出现在了皇后给二姑娘的赏赐礼单中。
    “看着她,别让她轻易死了。”离宫前夜,她被人带到皇上跟前,皇上这样叮嘱。
    她战战兢兢应是,退到门边的时候听皇上又道:“替朕看好她,自有你的好日子过。”
    好日子阿进是一天没赶上,倒是有几回差点跟着陪葬。
    如今见二姑娘死过一回终于开窍,阿进忍不住想发挥一下卧底的作用:“姑娘这礼物算是送到了皇后的心坎儿里,奴婢很好奇姑娘打算拿什么谢太皇太后?”
    郝如月有些坐不住了,示意阿进扶她躺下,喘匀了气息不答反问:“你们四个当中谁的字写得最好?”
    阿进头冷:“还是奴婢。”
    四人里阿招和阿宝不识字,阿财倒是勉强识得几个字能看账本,只有她是科班出身,能写会算。
    好奇害死猫,二姑娘看向她:“那你再帮我抄一百零八遍清心咒。”
    阿进:“……”
    阿进本来想说皇后和太皇太后都谢过了,您要不要给皇上也送点什么,结果摊上这么大一个差事。
    太皇太后在宫里罚人的时候,才会让人抄清心咒。
    阿进平白摊上大事,再不敢随便建议了。
    郝如月能吃下一整碗米饭的时候,皇后收到了来自娘家的谢礼,是大福晋亲自送过去的。
    大福晋望着小包袱里的两件肚兜一脸懵,龙胎还在皇后肚里揣着呢,月儿做的这两件肚兜明显不是给小婴儿穿的。
    看身量,怎么也要七八岁的孩童才能用上。
    这也太糊弄了!
    谁知皇后瞧见竟然笑出了眼泪,就连身边的老嬷嬷都说二姑娘有心了。
    与此同时,太皇太后也收到了郝如月的谢礼,一看是清心咒,还是一百零八遍,便点了点头。
    看来她是知道错了。
    又问苏麻喇姑:“她给皇后送了什么?”
    “回太皇太后,二姑娘给皇后送了两件七八岁孩童穿的红肚兜,针脚很是齐整,可见是下了功夫的。”苏麻喇姑含笑说。
    太皇太后命人收起一百零八遍清心咒,这才道:“孩子养到七八岁就站住了,她这份礼算是送到皇后的心坎儿上了。”
    承祜早夭,皇后再度有孕,可不是就盼着肚子里的皇子能长大么。
    “正是这个理儿呢。”苏麻喇姑见太皇太后心情不错,眸光闪了闪,“能让皇上看中的女子,怎么可能没有一副七窍玲珑的心肠。”
    您别想起来就骂人家草包,皇上不爱听。
    太皇太后瞥了苏麻喇姑一眼:“行了,你今儿的话太多了。”
    苏麻喇姑含恨闭麦,皇上,老奴尽力了。
    康熙下了早朝,听说赫舍里家的大福晋进宫来探望皇后,一路上什么都没问,等走进御书房才说了下朝之后的第一句话:“是不是……人没了?”
    太医是人不是神,太医能治病,却救不了命。
    人若想死,谁也救不得。
    “不是,不是。”梁九功缩了缩肩膀,忙将大福晋进宫之后发生的所有事讲述了一遍,事无巨细。
    康熙静静听着,等梁九功住了嘴,摆手让他退下,埋头批阅起奏折来。
    也不知是朝臣们没给皇上出难题,还是皇上心情好,工作效率大幅提高,每天要批阅到深夜的奏折,一上午全都批完了。
    下午皇上见了好几拨朝臣,梁九功在旁边听着,议事也相当顺利。
    处理完政事,梁九功提醒康熙:“皇上,早起永和宫来报,说安贵人心口疼。”
    皇上十四岁亲政,鳌拜一党才倒下,三藩之乱又起,正是按下葫芦浮起瓢。
    如今六年过去,后宫只有一位皇后,妃位和嫔位全部空悬,庶妃当中就属安贵人出身最高。
    “心口疼传太医,朕不会治病。”康熙说着往外走,“今日风大,就去皇后处用晚膳吧。”
    梁九功望着天边凝定不动的云,迎着并不存在的风,拖长声音喊:“摆驾坤宁宫——”
    早起永和宫的人禀报说安贵人心口疼,皇后免了她的请安,等庶妃们走后,松佳嬷嬷小声嘟囔:“上一回安贵人闹心口疼,便将皇上请了去。”
    是夜,皇上留宿永和宫。
    可见心口疼是假,趁着皇后有孕争宠是真。
    皇后听见了权当没听见。
    当初是太皇太后做主,要立一个赫舍里家的姑娘为皇后,皇上并不愿意。后来皇上看中了她的妹妹如月,太皇太后却执意让皇上娶她,皇上无奈妥协,她才侥幸成了皇后。
    其实她与如月一样,只一面便喜欢上了这位少年天子。只不过如月胆大,敢爱敢恨,敢说敢做,而她胆小,只敢在心里默默喜欢。
    如今她成了皇后,肚里怀着皇上的孩子,她已经很知足了。
    皇上是天子,不是她一个人的夫君,她怀着身孕无法侍寝,理应由其他庶妃代劳。
    没什么可嫉妒的。
    作为皇后,她非但不能阻止皇上雨露均沾,反而应该劝皇上为皇室开枝散叶。
    本以为皇上会去永和宫看安贵人,谁知乾清宫忽然来人说皇上要过来用晚膳,皇后忙又梳妆,吩咐人去御膳房传膳,沉寂多日的坤宁宫再次热闹起来。
    用过晚膳,不等康熙问起,皇后便将上午大福晋来过的事说了,还让人将如月做的两件红肚兜拿过来给康熙看。
    康熙看过,轻笑:“是用了心的。”
    皇后眼中含泪:“几年未见,月儿女红的手艺又长进了。”
    康熙:确实,山盟的女红技艺又长进了。
    皇后有孕,康熙没有留宿,从坤宁宫出来,直奔慈宁宫去给太皇太后请安。
    作者有话要说:
    郝如月:命也活了,礼也送了,看看原主小金库里都有啥?
    康熙:都是好东西。
    第4章 预感
    与坤宁宫不同,慈宁宫仿佛早有准备。
    康熙走进去便闻到了碧螺春浓郁的茶香,太皇太后正坐在炕上好整以暇地等他,见他果然走进来,便朝侍立在侧的苏麻喇姑露出一个“我说什么来着”的微笑。
    苏麻喇姑苦笑着行礼,亲自给康熙上茶。
    太皇太后懒得寒暄,直奔主题,康熙一口茶都没喝上,便看见了厚厚一摞纸,细看竟是清心咒。
    康熙才张开嘴,便被太皇太后给堵了回去:“这可不是我罚的,是她自愿受罚的。六年了,她一直在外边闹腾,抄一百零八遍都便宜她了。”
    康熙被怼了也不生气,信手拿起一本翻看:“太皇太后都看过了吗?”
    “不过是清心咒,有什么好看的。”太皇太后说罢又狐疑起来,“是有什么不对吗?”
    康熙摆手:“没有没有,字迹工整,态度端正。”山盟这笔字也大有长进。
    太皇太后哼一声:“没有最好。”
    康熙将佛经放下:“太皇太后虚怀若谷,自然不会跟一个晚辈计较,正好皇后有孕在身,十分想念家人,朕想着……”
    “皇后有孕在身,还要管着后宫诸事,委实辛苦。”太皇太后第二次堵了康熙的话头,“我这边也没闲着,给皇后寻了一个好帮手。”
    说着朝外看去:“丫头,过来给皇上请安。”
    门帘一掀,从外面走进来一个十四五岁的妙龄少女,不是别人正是四大辅臣之一的遏必隆的女儿。
    当年先帝给他留下四个顾命大臣,三个都死在了他刚亲政的那两年,如今只剩下遏必隆一人,且已然病入膏肓。
    康熙这一迟疑,钮祜禄氏走进来屈膝行礼,康熙回神叫起,又听太皇太后说:“这丫头十岁入宫,我带在身边亲自教导,今日正好及笄,让她给皇上做个贵妃可还使得?”
    钮祜禄氏红了脸,太皇太后知道皇上还有话说,便让她先退下了。
新书推荐: 末日求生:病弱少女转职亡灵法师 蛮荒大商人:赚点贝晶养崽崽 结婚两年,军官丈夫按耐不住了 火速退婚:她被前任小舅全球通缉 带武器库穿70,被泥腿子宠上天 穿成影帝养的狗后我红透娱乐圈 菜鸟归来,末世也飞翔 被抄家流放,她要搬空皇帝的一切 重生嫁疯批太子爷,让渣男火葬场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