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

    王夫之说:“谢安任桓冲于荆、江,而别使谢玄监江北军事,晋于是而有北府之兵,以重朝权,以图中原,一举而两得矣。安咏诗而取“訏谟远猷”之句,是役也,可不谓谟猷之訏远者与?”
    所以,如果论淝水战功,谢安为第一人,当之无愧啊。至于他在战前的任命将领,布署全局,然后外示镇定,以安民心等等这些,相比上面两件大事来说,就已经显得不那么重大了。
    第二方面:战术上的功绩
    论淝水这回“战役”的胜利,这头功,也不可能旁落,非谢玄莫数。这一战的成功,最重要的,还是他这个“半退而击”的计策,也许这计策看上去不够“仁义”,但是,对于当时的谢玄,外寇入侵自己的国家,在以弱敌强的情势下,他是拿定了主意,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一仗打赢。那么,凡可得胜者,胡不可以为之呢?正像《孙子兵法》开篇中所说:兵者,诡道也。
    其实看谢玄这一生,先当了六七年的司马,然后34岁统领北府,然后胜淮南,胜淝水,然后领兵北伐,一直打到了冀州,到谢安去世第二年,才终于不再当将军。不完全统计一下儿,大小战役,他指挥北府兵先后打了十几仗,而且淝水之战前的那些,都是事关国家生死存亡,必须回回以少胜多。谢玄却始终屡战屡胜,不管当时情况有多难。我们的史料当中,对战争的细节,总是记载得特别少,所以这其中到底有啥谋略,也就很难弄得明白了。
    那句话说得好啊,兵者,凶器也。这战争总是无比残酷的事。倘若谢玄不是颇通些用兵之道的话,他也未必能一路胜利地走到今天啊。没准儿,要那样儿,他就成了又一个“白望”了。
    另外,洛涧大捷中,以5千人突袭,破梁成5万,并斩了10名前秦将领的刘牢之,同样功不可没啊。他虽然最后不在淝水前线,但洛涧一捷,给了东晋上下以信心,为淝水之战的获胜,打了一个漂亮的揭幕战。所以,论起淝水战功,自然也要为刘牢之好好书上一笔。
    第三方面:前秦失败的原因
    这个也得分“战略”和“战术”两方面来说呀。
    在战略上:苻坚急于去抢得正朔,为了解决国家内部的棘手问题,于是决意攻打东晋。但事实上是,这个时候两国的形势对比,前秦是没有能力消灭东晋的。这是苻坚犯的最大错误。如果是顺自然之道而为的话,那么这场战争就是不该发生的呀。
    在战术上:最主要的,苻坚小看了东晋(下游)的军事能力。以为这些名士怎么着也不是他的铁骑的对手。这个心理,也是他不听朝臣的劝告,执意要进攻东晋的理由。同样也是因为这个心理作怪,导致他在淝水边犯下了十分不该犯的错误——临阵退兵。淝水又不是长江,敌人近在咫尺,他居然就毫无顾忌地把自己的后方暴露给了人家。在这种情况下,即便谢玄没有预谋,也不会放过这么好的进攻机会的。如果没有“退兵”,虽然前秦也难以取得最后的胜利,但却未必会败得这么惨哪。
    说到这里,不禁又想起那个道理来:其实任何一个人,都是主宰不了这个天下的,不管你拥有了多大的权力。这个世界是所有的人所有的事共同作用的结果。成大事的人,那么首先,就要去看清它,然后顺应它,这样,它也才会把你推向那个成功的巅峰……
    第十七章 各自的宿命
    各自的宿命
    看这一场大战,就好像那个时代的英雄人物们,都跑到那一带去碰了一下头儿,就算没露面儿的,也透过了空间,进行了场力上的较量。虽然那一仗本身并没有大到哪儿去,但是,看它事后的效力,却无疑是一个“百年大碰撞”啊。参加了这一回“聚首”的人物们,也都因为它,一下儿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一番热闹之后,大家就各奔东西,分头迎接各自的命运去了。
    瞧瞧这些人们:
    第一个,倒霉人苻融。
    苻融在战前,是痛哭流涕地劝老哥别去攻晋,而且把“东晋灭不了”、“家里会出事儿”这些,都说了个清清楚楚。但这老哥非但不听,还任命他来当征讨大将军。结果一到战场,本事还没来得及施展呢,就命丧乱军之中。这位可说是淝水之战里最倒霉的人了。
    第二个,肇事者苻坚。
    当然这些事儿都是苻坚主使的,那这后果他就得来担哪。最后从淝水逃走,他就剩了一千多人。跑到淮河北,有个好心的老百姓,给他送来了拿水壶装的饭,还有猪骨头。苻坚饿了好久啊,心里这个感激,立刻要赏人家帛十匹,绵十斤。谁知这老百姓根本不理会,却说,陛下您只知道安乐,不懂得艰苦,所以今天的危难,也都是您自取的呀。我们臣民就像陛下的儿子,儿子孝敬父亲,难道还要什么回报吗!这老百姓说完,看也没看那些东西,掉头就走了。苻坚瞧着这个“小民”,忽然就落下泪来了,转头对身边儿的张夫人说,我如果早听了朝臣们的劝告,也不会有今天呀……如今,我可还有什么面目再君临天下呢……终于在张夫人的劝慰下,他才抑制住悔恨和伤心,带着最后的这些手下,找慕容垂他们去了。
    第三个,受益者慕容垂。
    慕容垂没参加淝水之战,手里3万鲜卑兵,完好无损。苻坚这一落难,无兵可依仗,就来投他。这时候,慕容家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终于让我们把机会等来啦,多不容易呀,这时候要不起事,那可真就不对了。于是,所有的人都跑来劝慕容垂,赶紧杀了苻坚吧,这正是上天要让我们复兴大燕国啊。这时机可千万不能失去。
    慕容垂果然深有谋略,他郑重回答说,他以性命来投我,我怎能害他呢?如果上天要让他灭亡,早晚会有那一天的。不如在危难中保护他,报答他当年的恩德,然后再作图谋,既不负恩义,又可以取信于天下……当年我被太傅(慕容评)所不容,投奔到他这里,他待我恩义有加;后来又被王猛所陷害,百口莫辩,只有他能够明查,这恩义怎么能忘记呢!如果上天定要亡秦,我自然要回到关东去,重振我燕国的大业!慕容垂说完这番话,是主意打定,无论别人再怎么劝,就是不听了。
    等到苻坚一来,他就立刻把手里这3万鲜卑兵都给了苻坚。这下儿算是报答完啦。慕容垂也卸下了这个包袱,那么此后,咱们就是两不相干。我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了。
    于是很快,慕容垂就开始了行动。还没跟着苻坚回到长安呢,他就以安抚平民动乱,并拜祭祖庙为理由,跑回关东去了。当然后来,他又历经了一大番周折,最后终于跟前秦决裂,这里就不多罗索了。
    淝水之战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384年,慕容垂重新建立了燕国。我们历史上,就把他建的这个“燕”,称为“后燕”。慕容垂在那头儿忙伙,关内这边儿的慕容家,可也没闲着。那头儿“后燕”一立,这边儿也扯起了大旗。以慕容泓为首,也要“复兴燕国”。于是,我们后人就把慕容泓建的这个“燕”,称为“西燕”。不过,无论什么样的国家,永远都要内斗。没过多久,这个慕容泓就被内部的鲜卑贵族给杀了,这些人就拥立了我们五胡十六国时期最著名的美男子、被苻坚招入宫里“宠爱”了数年的、有“凤凰”之称的慕容冲,当上了“皇太弟”。公元385年,帅哥慕容冲领兵包围了长安,在阿房给自己封了皇帝。然后就把苻坚赶出了京城。帅哥占了长安城,立即“纵兵大掠,死者不可胜计”……
    煊赫北方数十年的前秦,就这样几乎令人目不暇接地瓦解了,北方从此变成了鲜卑人和羌人的天下。这个时候,距离公元383年十一月的淝水之战,仅仅只有一年半的时间。
    第四个:下手者姚苌。
    姚苌在淝水之战里,几乎就是无所作为,当然了,苻坚也没指望他干什么。后来,慕容泓不是反了吗,苻坚就派自己的儿子苻叡去讨伐,让姚苌给他当参谋,结果苻叡大败,一下儿丢了命。姚苌派长史到苻坚那儿去请罪,苻坚一怒之下,就把这长史给杀了。姚苌一看,干脆就跑了。然后就在5万多家羌族人的支持下,自立大将军,大单于,“万年秦王”。于是我们就又把他建的这个“秦”,称为“后秦”。这也是公元384年的事。
    再到后来,苻坚被慕容冲赶出了长安,跑到五将山这地方,就落到了姚苌的手里,于是就出现了,我们前面的故事里提到的那一幕,姚苌跟苻坚要传国玉玺,被苻坚痛骂一番。当然,姚苌啥也没得着。苻坚死意已绝,为了不让两个女儿被羌人侮辱,干脆就忍痛亲手把她们俩给杀了。然后,他就被姚苌缢死。张夫人和小儿子苻诜也都跟着自杀。姚苌最后追谥他为“壮烈天王”……
    第九卷 琼楼高处不胜寒
    第一章 小儿辈,大破贼
    这个故事太有名啦。称赞谢安的,要说这个。有微词的,也要说这个。称赞的说,这是那万人不及的气度。有微词的说,这整个就是装模作样。尤其后面还有个“屐齿之折”,于是大家津津乐道。当然啦,从古至今,还是以称赞占绝大多数,就是有微词的,也大都是从理解角度去看的。
    那么还是先来说一下儿这个过程吧:
    谢玄淝水大捷,秦军全线崩溃,战报以最快的速度报回建康。这时候,我们的谢太傅仍然继续着和平常完全一样的生活。这一段时间,在他的“镇之以静”方针下,战争的阴影离大家更加远了。谢安衣着随意,足踏木屐,就在园子里和一位客人下围棋。这时候,有人把战报呈到他面前,轻声说,冠军将军淝淮前线的书信。谢安十分平静地接过来,就像接到一封亲人的家书。然后,他缓缓打开,看完了那内容,半晌无言,一会儿,又轻轻把这战报放在坐榻上,转回头,继续下棋。
    这时,对面儿客人摸不着头脑了,小心打听,是幼度(谢玄,字幼度)淮上消息?这战事……到底怎么样呢?谢安看着他,缓缓回答:孩子们已经大破敌军了。然后接着下棋,再也没提这件事儿。不过,等这位客人一走,他回内室去,一抬脚,木屐的前齿撞在门槛上,折断了,他也没有察觉。
    事情大致就是这样儿。《晋书》里直接就说:谢安“矫情镇物”如此。
    但是,这个时候,谢安到底会是个什么心思呢?难道仅仅就是个“矫情镇物”吗?我们也不妨来解读一下儿。
    应该说,对这场战争,不管是胜还是败,谢安都早已经想过了。这一仗要败了,也保不齐哪个孩子会死在战场,但也没得说,跟上回一样,守建康吧。在江边跟他们决战。
    那如果是胜了呢?我们前面说到,他已经请司马道子跟自己一起录“尚书事”了,但是,这样就行了吗?不过这个并不取决于他,而是取决于皇室,还有将来形势的变化。他接到这消息,第一个也还应该很高兴,这样快结束了战争,保住了国家,而且家人也都平安。只是这个高兴,并不会维持太久,随之而来的,就将会是对未来的考虑,那可是件很沉重的事啊。
    实际上,他这个“看书竟,了无喜色,棋如故”,很可能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果然打胜了呀……先可以松一口气了……那么,明天呢……后面的事该怎么做?所以说,这时的谢安,未必会十分的惊喜。他并不是没有获胜的心理准备,甚至还有获胜的心理担忧。另外,他一生的举重若轻,喜怒不行于色,几乎就是一种处事的风范了,只是这回,是表示在了这场战争上啊。
    这就要说到关于后面的“屐齿之折”。
    那时候人们穿的木屐,前后各有一“齿”,这样走在泥泞的地方,也省得弄脏。当时最著名的“屐”,还是后来谢灵运发明的。谢灵运好游山玩水嘛,就自制了一种“屐”,这种“屐”的前齿和后齿都是活的,可以拆卸,他上山的时候,就去掉前齿,下山的时候,就去掉后齿,十分方便。后来李白作诗“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就是指的谢灵运这个发明。
    当然,现在谢安穿的这个屐,可并不是活的,要不然也不会碰折。谢安进门一抬脚,前齿撞在了门槛上,折断了。于是,《晋书》推断,这一定是他压抑了心中的喜悦,这时候一放松,才会这样儿。所以就说,“过户限,心甚喜,不觉屐齿之折”。但后来到了《通鉴》,大约司马光觉得这个有点儿臆测,就把“心甚喜”给去掉了,只记了“屐齿折断”这件事儿。
    那么这里的疑问就是,这两件事儿一定就有必然的联系吗?我今天失手摔了一个杯子,就一定是因为今天发生了什么其他的事吗?古代的门槛有近20厘米高,再穿个高齿木屐,你平时走路,一不小心也保不齐会撞上呢。就非得是因为“喜不自胜”,才弄成这样儿的?而且,这时的谢安不一定会这样“喜不自胜”啊。
    不过这里仅提出疑问,供大家思考,因为历来的说法都是,这个“屐齿之折”是因为谢安压抑得太久了,这回终于放松下来,于是就出了岔子。而且,但凡是他稍微演砸的事儿,人们又都极其重视,这可能也是人的正常心理,越完美的东西,我就越想去挑个毛病出来。于是,这个细节也就被明眼人看到,然后记录在案了。
    就这样,“小儿辈,大破贼”,“不觉屐齿之折”这两桩事儿,也几乎就像成语一样流传了下来,任由我们后人去评说了。
    第二章  辉煌的极顶
    到这里,谢氏家族是真的走到了极顶啊。虽然皇上还没有封赏,但那也会是很快的事。这赫赫的战功,再一次使所有的高门都相形见绌。
    一向风光无比的琅邪王氏,在谢安的这个时代,也显得那么淡然无光。萧华荣先生在讲述琅邪王氏盛衰的《簪缨世家》一书中,不无赞叹地描述了这一段时间:“谢安终于走出了东山,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成为举足轻重的风云人物。在他那灿烂光环的笼盖下,王氏子弟纵使有进取者,有位高者,也都显得黯然失色。”……于是,历来在政治风浪间左右逢源,长盛不衰的琅邪王氏,在这个时候,却出现了一个“逍遥时代”,出了一大批寄情山水,风流潇洒的子弟,王羲之,王胡之,王献之,王徽之等等,也终于孕育出了他们的“万古堂前燕”——千年不朽的王家书法。
    现在,谢氏的“木秀于林”,已经是无法避免。各大家族表面对他继续称赞,但心里也多少有点儿不舒服。只不过他们没法儿说出来罢了。当初最危险的时候,你们谁也不愿去带兵打仗,结果人家去扛了,然后得胜了,你们倒还要说三道四?
    不过,别人不管,这司马曜可是高兴坏了,国家保住啦,再怎么说,这个天下也首先是他的呀。他是一接到这捷报,就立刻下了一道诏书,让谢安以卫将军的身份,代他到金城去,迎接、犒劳凯旋的北府兵。也不知道这司马曜到底明白不明白,或者就是揣着明白装胡涂,偏要为难一下儿谢安。不过从后来的事儿来看,这位皇上还真未必有这样的智慧。反正这诏书是传下来啦,谢安避也避不得,推也推不开,只好奉诏前去。于是很快,建康的官员和百姓,就在金城,看到了一场谢氏家族的辉煌盛典。
    这一方,谢安代表皇帝,主持仪式,迎接北府兵将帅。而这些将帅们呢,就是他的弟弟、他的侄子和儿子,并且还率领着他们家的“子弟兵”。
    战旗随风飘扬,哪一面都大书着醒目的“谢”字,宫乐奏起来,一片欢腾,百姓们夹道迎接,满心喜悦,争着来看看我们一向风度翩翩的谢相,看看我们的冠军将军,看看给我们保卫了国家的“谢家军”。官员们一边儿淡淡瞧着,肯定是不会有人来拆台啦,但是心里,也个个都透着点儿凉意。
    这一天,谢家上演了从来不曾有过,也将永远不会再有的辉煌。
    在老百姓们的心里,他们只记住了这位谢相,这个谢家,或许真的快把皇上给忘了。再看我们这些官员们,瞧瞧吧,这哪里还是“共天下”呀,这根本就是“一手遮天”哪。这跟皇上有什么关系啊,我们这些人,又都算干什么吃的?再想想,当年那桓温,他为什么最后没篡成位,是因为时望不灵嘛。可再看咱们这位谢公,时望?他最不缺的可就是这个。唉,走着瞧吧,这天下没准儿会变成什么样儿呢……
    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了这个“门阀政治”的特色:你与皇室“共天下”,无论皇室,还是别的士族,也都凑合着就接受了,国家就基本安定。但是,一旦你要跟皇室“争天下”,甚至你还没有“争”,但却让别人都觉得你可能要“争”了,那不管皇室,还是其他士族,可就都坐不踏实了。从王导到桓温,再到谢安,虽然他们在个人态度上,有想篡与不想篡之分,但只看那大局的发展,骨子里却是一回事儿啊。
    难以想像,这时的谢安会是个什么心情。他战前已经预料到了这些,并且已经开始去牺牲自己的利益,来缓解将要爆发的矛盾,但是,这一切还是发生了。那么,我们将来的日子,也许都要不太好过了……
    没有颁布的封赏
    淝水之战,功高不赏。这是后来,我们断定,司马曜和谢氏家族之间产生裂痕的标志。
    其实要说呢,司马曜肯定还是要论功行赏的,没准儿封号爵位啥的,早都想好了。但是,他是一边儿弄着这个事儿,一边儿心里老大的不乐意。真的不赏,首先说不过去,再一个他也不敢。可是赏了呢?赏了……司马曜这个难受啊,俺们司马家咋就这么倒霉呢?王导王敦欺负我们,桓温欺负我们,现在这谢安,还要欺负我们……我们可还有没有扬眉吐气的那一天哪?
    其实要说桓温欺负皇室,那是肯定的。当年王家欺负皇室,也有那么点儿意思。但是谢安,可从来没有欺负过他呀。只是,这个局势发展到这时,司马曜肯定是要这么想的。另外,不能否认的是,当年司马睿跑到江南来建东晋,他能当上这个皇帝,最主要的不是靠他,而是靠的人家琅邪王氏的风光。要说没有王导,就没有东晋这个王朝,也并不过分。所以才形成了这个“王与马,共天下”的奇怪格局。有回一位朋友说起,东晋净是“昏君”,咋一个“暴君”也没有?是啊,他想“暴”呢,他“暴”得起来吗?没有一个皇帝不想伸张王权的,但是,他没这个能力啊。士族太强大了,它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家族。这个当轴士族能不图谋你的天下,就是谢天谢地了。于是,东晋王室就一直这么战战兢兢地过着日子,不知道熬到哪天才是个头儿。
    司马曜琢磨着该怎么给谢家封赏,越想心里头越悲凉。但无论如何,也得赏啊。不过后来,我们却看到,这个封赏并没有颁布下来。就好像淝水那一战打完了,就完了,大家都视而不见。这可是很不正常的事。这其中,最大的可能就是,司马曜的封赏,被谢安劝阻了。但问题是,无论谢安怎么不受,司马曜最终不赏,却是不应该的。这样就无疑在向所有的人表示,他和谢安之间可是有问题了。
    于是,这淝水战功就先扔到一边儿去了,司马曜又觉得心里愧得慌,到了第二年的三月,无论如何也要给谢安进位太保,位列三公。谢安说啥也不要,司马曜就说啥也不干,反正这个“太保”在那时主要是代表极高的荣誉,他没给人家论功行赏,又怕人家心里记恨,谢安要了这个衔儿,他倒还踏实点儿。这事儿也拖了好几个月,直到谢安出镇广陵,亲自去指挥北伐,才终于拜下这个“太保”的职位。
    第三章  艰难中的功绩
    形势既然是这样儿了,那皇室的这个“不乐意”,其实也没啥不可理解。但是,如果我们只从谢安这边儿看,那委曲可就大了。这个宰相当的,哪里对不住国家,对不住皇上了?该扶皇帝的时候扶皇帝,该扶桓冲的时候扶桓冲,该扶太原王氏的时候扶太原王氏,要说趁人之危,为自己家谋好处,他有的是机会,可啥时候动过这心思?谢家一步步地强大,那是靠出生入死换来的,不是处心积虑去谋得的。其实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所以不管司马曜还是其他士族,就算心里不舒服,也都羞羞答答,谁也说不出个正面的话来。
    但是,就在这种环境中,谢安还是很快地做了两件大事,没有闹任何情绪。他是在心里认为,无论别人说了你什么,你如果因此就受影响的话,那就是你自己的不对了。那么就来瞧瞧这两桩大事:
    第一:处置“三桓问题”
    桓冲在淝水之战前,不是曾发牢骚说“谢安有庙堂雅量,但不谙军事,指派一帮孩子上战场,咱们就要亡国”之类的话吗,桓冲这话说得也是太轻率,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休论人非,大敌当前,他就不该这么说。想想他犯错儿的时候,谢安啥时候指责过?其实这就叫自己堵自己的路。结果,淝水大捷的消息忽然就传来了,桓冲当时身体已经不太好,一听到这个战报,又听说被俘的朱序让谢玄给救回来了,心里这个惭愧,再想自己当初的气话,再想谢安拒绝他的3000兵,更加不是滋味儿,惭愧当中,一下儿病情加重,在淝水战后不到三个月,就离开了人世。
    但在去世前,满心忧虑之中,桓冲并没有给任何人留下什么话,却只给谢安写了一封书信。在这信里,他这样对谢安说:
    妙灵、灵宝还小,亡兄(桓温)临终前把他们托付给我,我却没能等他们长大成人,让他们成就一番事业,这是我今生最大的遗恨啊。
    桓冲这话,可是意味深长啊。这个“妙灵”,大名桓伟,是桓温的第四个儿子,桓玄的哥哥,“灵宝”就是桓玄。
    这里,桓冲为什么不像桓温死的时候儿那样,向朝廷上书,推荐自己家的子弟,接过自家的势力呢?这是因为,现在桓家实在没有人啊。荆州这样重大的方镇,桓家这些“小儿辈”,虽然有几个也有些才干,但论起当荆州刺史,他们谁也够不上资格呀。他不是不想推荐,是实在没法儿说出口来。而且那边儿,谢玄有淝水高功,自己死后,由谢玄来领荆州,就是怎么看怎么合理的事。桓冲这个难受啊,如果这样,那桓家经营这么多年的势力,岂不就在自己手里给毁了吗?
    他给谢安写这封信,只是想,谢安是个明白的人哪,虽然两族也有矛盾,但是大家一向还能团结起来,都以好的东西来对待对方,虽然送3000兵少点儿,但那也是心意,一点儿没拆台呀。桓冲只是希望,谢安能体会他心里这个难处,甚至还有点儿托付的味道,我死了,如果你能照顾照顾他们,让他们将来能有所作为,让我们桓家延续下去,我也就死而无憾了……桓冲这心思,谢安自然是很明白的。其实对荆州的处置,他心里也已经有了打算。
    很快,随着桓冲的死,关于荆州刺史的继任,大家就都议论起来了。果然就像桓冲所料,一提这个,所有人的心里,就都一下子,想起了谢玄。无论是从个人能力,还是从战功声望,或者从为人的持重,等等这些,是再也想不起别人来了。这个挺微妙,虽然大家都知道,谢玄如果从徐州调任荆州刺史,谢家就基本是掌握了整个天下,跟当年桓温一模一样,而且,谢安在中枢的势力,远不是桓温能及……但是,该推举谢玄,这就是明摆着的事儿。你不推举他,却举荐个别人,那就是摆明要跟谢家作对,这个好像也不太好。于是,大家支支吾吾地商议,最后还是没啥可说,一致定了谢玄,给报上来了。
    其实这时,谢安只须装聋作哑,啥也不说。你看这司马曜可得有多难办,很可能是磨叽好一阵儿,颤抖着拿起笔,痛苦地就给批了。那么,谢安到底是怎么做的呢?他根本没让这东西报上去,就在自己的手里,给一把按下了。他心里已经有了打算,这荆州刺史关系重大,也迟疑不得,于是,他很快就提出了这个人选,并对桓家的几个人,重新调整了一番,但在总体上,还是维护住了桓家本来的势力。
    谢安以曾作过他的下属,有才德,他也一向比较了解的桓石民当了荆州刺史;然后把桓伊调到了江州;而把豫州,交给了桓家最有武略的孩子桓石虔。其实,桓石虔这个任命,他是考虑了一番的,因为北伐的下一步,他就准备兵取洛阳,收复旧都,这样桓石虔从豫州起兵,就能和下游的谢玄一起,两路齐举,进兵中原。
    这个事儿,就是那段历史上著名的“处置三桓问题”。淝水之战的胜利,使南北矛盾一下子缓解了,上下游桓谢之间,就有出现问题的可能。由于谢安这一回的妥善处理,那么桓谢可能会爆发出来的矛盾,也再一次缓和了下来。同时,也为大规模北伐,创造了更好的条件。这里谢安牺牲家族利益以服从国家利益,也一直受到人们的称赞。《晋书》在这里评论说:谢安这种万事从长远打算,不让任何事物处于竞争状态的做法,这件事就是典型的例证啊。
    不过说到这里,倒不免令人感叹,倒是可怜了我们谢玄将军哪,一生征战,屡建大功,结果怎么样,直到去世之后,他才被追赠为车骑将军,终于混成了二品官儿……不过好在,人家谢玄自己,是根本不在乎。他叔叔不让他去当荆州刺史,他一点儿没觉得委曲,好,那我就不当。他叔叔让他领兵去北伐,好,那我这就去。是一辈子任劳任怨,没一句牢骚和不满。至于什么,能当多大的官儿,能有多高的名位,似乎就从来没有进入到他的头脑之中……
    第二:进军中原
    其实,淝水之战后,东晋的反攻是很早就开始了。383年十一月淝水之战结束,东线和西线都开始了战略反攻。
    东线:谢玄得胜后进驻寿阳,384年正月,他就派刘牢之向北攻克了谯城。
    西线:桓冲二月死,但在去世前,他也立刻趁前秦兵败,派部将郭宝出兵新城,秦军已经无心恋战,很快,新城、魏兴、上庸三郡纷纷投降。
    二月,桓冲去世,但西线这边儿的收复失地,可没有因此就停下了,四月,谢安派竟陵太守赵统进攻襄阳,一举收回了这个汉水上的重镇,从379年就失去的襄阳城,终于又回到了东晋手中。五月,谢安又命令梁州刺史杨亮领兵5万,进军巴蜀。
    各地捷报频传,西线虽然桓冲去世,但事儿是一点儿没耽误。于是,淝水战后的大规模北伐,也跟着拉开了序幕。
    不过,到这里,我们还得先来说个问题,这就是,历来南方北伐都要碰到的——粮运问题。可千万别小看了它,甚至我们整个历史上,从来都是“北”统一“南”,而不是“南”统一“北”,都跟这事儿有很大的关系呀。
    在古代,南方像骡马之类的,是非常少的。东晋那时候,连司马曜谢安他们出行都是乘坐牛车,没事儿时,也从不骑马。南方跟北方打仗,主要的运粮手段,就是走水路,最厉害的兵种,也是水军。由于这个客观因素,历来的北伐战争,碰到的最大难题,就都是——怎么保持粮道的畅通。这也是为什么南方人北伐,绝大多数都选在夏秋时起兵的原因。只有在这个时候,水路运输才能跟得上啊。当年桓温北伐的效果为啥不理想,一方面,是他不愿意过多折损实力;另一方面,可就是粮运出了问题。特别是大败枋头那回,不听人家郗超的,结果到了冬天河旱水枯,粮草一下儿就跟不上了。另外,在我们这故事结束后的好多年,刘裕又出师北伐了,但他也不愿在北方多待,还是因为这个粮运,找不出什么好办法来解决。
    那么这一回,东晋要进行大规模的北伐,并且还要有成效,不能今天打下两个城,明天就丢了,也同样是面临着这个难题啊。上游伐蜀,不受这个水运的限制,所以就能提早动手,但下游的大规模进军,就必须要等到“水涨船能行”的时候儿。
    于是,公元384年的八月,谢安上奏司马曜,起兵北伐,收复中原。这时,水道已经畅通,出兵的时机是终于来临了。
    谢安很快就做出部署,兵分三路,进取中原。首先,任命谢玄为前锋都督,作为第一路,从徐州广陵北上;然后,以桓石虔为第二路,从豫州起兵,这一路在战略上,受都督谢玄的节制;第三路,命令荆州刺史桓石民,派兵从襄阳出发,攻取已经空虚的洛阳。
    桓家这两个“孩子”,本来担心,叔叔桓冲这一死,桓家这地盘儿就要丢了呢,没有想到,谢安居然就把他们俩都提拔成了刺史。于是心气也顺了,对谢安的命令也是言听计从。桓石民立即出兵,攻克鲁阳,很快又派遣河东太守高茂,一举拿下了洛阳。
    这样一来,上游形势是一片大好,那么就再来看看下游这头儿:
    在出兵之前,下游这边儿出了点小事,这豫州刺史桓石虔,“突遭母忧”,就是说,他母亲突然去世了。在当时来说,这可是十分重大的事儿,于是,桓石虔就必须辞职去给母亲守孝。那么,下游这个北伐大任,就一下儿又都落到谢玄的肩上来了。就来瞧瞧谢玄的进兵(公元384年):
    (一)收复兖州:
    八月,谢玄从广陵带北府兵北上。兵到下邳,准备夺回淮北的彭城。前秦的徐州刺史,听到这个消息,心里一害怕就跑了。谢玄立刻渡过淮河,占领彭城。
新书推荐: 忠桾(H) 自蹈覆辙 (重生) 权宠蛊妃:摄政王跪着求我回府 从零开始的碧蓝航线生活 容爷日夜献吻,小祖宗她拔刀了 沈总别虐了,太太她要改嫁了 海贼王之功夫之王 夺心计划:Hello我的卧底小萌妻 全网黑后,假千金靠拿金牌爆火了 甜疯!偏执陆爷家娇包是玄学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