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节

    他与祝缨关系又好了几分,嘴也变贱了:“哎,你怎么还胖了?”
    祝缨在家连补两个月,第一个张仙姑,认为一定要好好进补,第二是厨娘,过来就是为了喂她的,然后才轮到花姐和杜大姐。直把祝缨喂得油光水滑,脸也圆了一圈。
    胡琏道:“壮一点好!”
    他们聚在一起,说着这两个月的新鲜事。又说京城的新鲜事。这些日子,祝缨的事情被另一件大新闻渐渐盖了过去——陛下最宠爱的女儿,五娘要出降了。皇帝和太后千挑万选,给她选了安仁公主的儿子。做媒的是皇帝的另一个妹妹安德公主。
    安仁公主自己有点骄横,家里有了一个她,丈夫、儿子的脾气都很乖巧。皇帝就要给女儿选个乖一点的驸马,驸马不必有什么丰功伟绩,能跟五娘过好日子就行。
    公主出降,当然要做准备的,先是册封,皇帝给女儿封做永平公主。然后是府邸、礼仪、嫁妆。据说,太子还要亲自送妹妹出嫁。
    大理寺有这一桩新闻,大家说得眉飞色舞,都在猜到时候会有什么样的热闹。
    直到郑熹等人下朝回来,才恢复了安静。祝缨又拜见上官,然后才是把大理寺上下再走一遍,感谢大家在她养伤期间的问候。
    即使与郑熹谈过,对自己的未来心中有数,祝缨干大理寺的活计也没有偷工减料,该处理的处理,又把这两个月的案卷调了来看,以期做到心中有数。从面上看,除了人变得更沉稳了些,她与以前没有什么区别,完全看不出来是一个以不久的将来会随着上司一同调任的人。
    有了郑熹的话,祝缨也给郑熹做准备。除了苏匡之外,她还给郑熹准备了一份名单——几乎把所有空缺都给填满了。填不满的也标注出来,包括吏员的缺额。
    三天之后,这份名单准备好了,她拿去给郑熹看。
    郑熹问道:“这是什么?”
    祝缨道:“要是能预先将来谁掌大理就好了。”
    如果是自己人呢,就留些空缺,人家手里也好有根萝卜能钓着驴子拉磨。如果不是自己人,那就先把所有的缺都填满,看他能玩什么花活。
    郑熹笑骂:“狡狯!”他对大理寺也有类似的想法。祝缨跟他想到一起了,回来就给准备上了,真是太合他的心意了。
    他还是把这份单子给收下了,仔细读着,然后指着其中几人,给祝缨讲一讲:“这个不要动。那个我把他调走……”又让祝缨把吏员给填满,这一部分他不管。
    过不数日,郑熹果然把左司直调成了丞,又把苏匡升做了司直。然后郑熹又与裴清做了一次长谈,接着与冷云聊了聊,慢慢地将大理寺缺员的名额填了个大概。祝缨看得出来,新增的人员里有了裴清与冷云的意思。
    日子缓慢地过,很快又到了要准备冬季用炭的时候了,祝缨还是照着以前的样子准备。大理寺的待遇也让新来的官员感到了诧异——难道大理寺竟是个非常富裕的地方么?
    秋去冬来,郑熹这里加紧准备着,皇帝那头如预料的那般将郑熹调走了!
    …………——
    皇帝非常郑重地把郑熹叫过来:“七郎,你在大理寺多久了?”
    郑熹已有了准备,答得非常的从容。果然,皇帝说:“大理寺你做得很好,现在另有一件要事,非你不可。”
    郑熹问道:“不知是什么事?”
    皇帝笑道:“东宫詹事年老,总病着,耽误事儿。你去詹事府吧。旨意这两天就下来。一定不要辜负我的期望啊!”
    皇帝,郑熹的好舅舅,把那么大个儿一个外甥调去东宫给太子当詹事了!
    郑熹几乎失态!
    大理寺卿,从三品,国之重臣。太子詹事府詹事,正三品,管东宫大小事务。
    这是一条郑熹从未设想过的调令。
    他想过自己平调九卿里的其他任何一职,大胆一点就做梦想想去六部哪一部当个尚书。或者到地方上去,做一个封疆大吏。哪怕让他转做个将军,也算是家学渊源。
    以上四种的任何一种,他都有应对之策,也都规划好了要如何施为。连怎么安排自己的人手都想好了。
    猛然一道雷下来,东宫?!
    东宫有三师三少,太子正经的老师,这些人品阶也高,其中还有丞相来兼职,不是丞相的年纪也都很大,个个年高德劭,其中还有人当过他的老师。好在三师三少并不是必须满员的,现在一共也只有三个人。
    东宫是个比较敏感的地方,里面官员的任命、调动也比较敏感。甚至在皇帝年纪越来越大、太子也是个成年人的情况下,它比朝廷官员的调动还要麻烦一点。郑熹可以把他主持的任何一个地方变成自己的天下,东宫,他还是没把握且不太敢的。
    东宫是个非常诱人的饵,干得好,看看钟宜等人,靠着旧情谊能吃一辈子。再看看周游,还能庇佑废物儿孙。诱惑真是太大了,大到即使能推辞也不想推辞。
    但东宫同时又是有着危机的,尤其在皇帝年纪大了太子正在壮年的时候。
    郑熹像是个吞了滚烫红烧肉的饿汉,吞也不是、吐也不是。
    他试探地说:“陛下,臣是不是太年轻了?恐不能服众啊!”
    皇帝道:“我说你行,你就行。”
    事已至此,郑熹只能郑重地接下了这份差使。
    消息传到大理寺,整个大理寺都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郑熹是他们的靠山,靠山走了,谁来?以后会怎么样呢?他们看这个、看那个,都颇有点不安。现在大理寺这样挺好的,他们并不想有什么大的改变。
    可皇帝并没有给大理寺新派一个主官,而是让裴清“暂代”,只是暂代,并没有让裴清升任。裴清成了皇帝指定的看守大理寺的人,就像郑熹之前要祝缨为他看守大理寺一样。
    大家惊了一阵儿,又都看向祝缨。
    祝缨也没想到皇帝会把郑熹往东宫调。
    面上还要恭敬地等着郑熹和裴清做交接、训话。两人的训话都很感人,郑熹说了他的不舍,回忆了这几年与大家同甘共苦的岁月,最后说:“都还在这宫里,离得也不远嘛!还能常相见。诸位与子澄都是老相识了,不用我多说了吧?”
    裴清则是对郑熹的离开表示了不舍,但又恭喜他高升,然后表示一切照旧,他是萧规曹随。
    完事之后,就是帮郑熹搬东西、送他之类,不能一一记述。
    郑熹与祝缨期间也交换了一个眼色,两人都很无奈,东宫,有点不太好办。值得庆幸的是,大理寺换了裴清主持,这对祝缨也不算是一件坏事。
    最终,郑熹还是决心到了东宫之后就设法把祝缨也给调过去,他记得詹事府的丞是正六品,正好给祝缨升一升。从五品不让做,正六品总可以吧?政事堂这回总没有理由拒绝了。
    在办这件事之前,郑熹还得先谢恩,再拜见东宫,然后办一场宴会庆祝,还要参与东宫举办的迎接他的洗尘宴。大理寺那边,裴清还让祝缨准备一场欢送他的酒宴。
    将这些都应付完了,也将要过年了。郑熹先不忙着准备东宫的新年,他到詹事府里坐定,先命将名册拿来,好与众人认识。
    他的心中已然有了不祥的预感。
    待到名册拿来,郑熹一翻看,差点没噎着。他轻轻地问:“人,都在这里了么?”
    少詹事答道:“是。”
    郑熹心道:真是报应啊!
    他把大理寺的空额填满了,不知道哪个缺德鬼也把东宫的空额填满了。他如果要带自己人过来,就得先把这名册上的人踢出来。踢一个,才能腾出一个位子来安放一个自己人。
    郑熹决定先观察一下,然后跟太子、皇帝都谈一谈,再做人事上的调动。他起码得知道现在这些人,哪些是皇帝安排的,哪些是太子用得顺手的,再有哪些是可以踢走的。
    这一等就出事儿了。
    李泽于年末上表,认为京城中的年轻官员中有许多自许风流无所事事,以至于寻衅滋事,这既有损体统,于他们自身也是无益。不如新年之后从京城三十岁以下的年轻官员里选择才俊之士放到外面做亲民官,既能免去京城的许多麻烦事,又能为国家历练出一些人才备用。
    他这表上得有理有据——京兆府又出了一起年轻的官员殴斗的案子。京城如今的治安不提也罢,小年轻无论是斗气还是争风吃醋又或者别的原因闹起来,再当街打起来也都是有的。巫京兆有时候不管,御史就拿这些事来说。
    李泽瞅准了时机便上了这么一本。
    第122章 我去
    京城中的年轻官员,尤其是三十岁以下的,不少是因父祖之荫入仕。官职来得容易,有人较真非得证明自己值得、自己是真有本事,有人就恰恰相反,认为人生过于容易可以随意挥霍。
    玩世不恭的人多了,挨的骂也就多,京城纨绔早被骂习惯了。
    每逢出了大一些的事故,即使在京城最混乱的时候也是有不少人在骂的。不少人自己儿子不争气,他把整个京城的纨绔一块儿骂,也请旨要求给这群小东西一个教训。有的时候上头管一管,有的时候骂一骂闹事者的父兄,让他们各自领回家去打。
    类似事情隔一阵就会发生,李泽这一本奏上的时候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议论。有两个人出于惯性还跟着吆喝了两声,然后也没了下文。
    这一本恰在年末,大家都忙着过年了。风俗里也不兴大过年的打孩子,此事就暂且搁置了,大家也以为这不过又是一出寻常戏码。该怎么过年还怎么过年去了。
    祝缨这是第二个在自己宅子里过的新年,今年比去年又富裕不少,田也多了几十亩,她的田产破百了。除了仆人还是只有两个,一切都似模似样,是一个正在发家的青年官员的家庭了。
    她把今年除夕值夜安排给了苏匡,没忘给苏匡订了年夜宴,并且告诉他:“长夜漫漫,大家都是不能陪家人的,你邀他们一道,也好熟识熟识。”
    苏匡没想到她会说这个,意外地看着她,然后很快反应过来。继而道谢,最后说:“郑大人高升,如今这大理寺里……是裴大人的天下啦。咱们……”
    祝缨道:“咱们把该干的干好才能再说其他,不是么?于你,先将这除夕过完。还要一道往裴大人家拜年呢。”
    “是啊……”苏匡心里还是有点乱,彻底投向裴清,他有点含糊。谋去跟随郑熹,似乎又有很大的难度。
    祝缨拍拍他的肩膀,慢慢地踱出了大理寺。
    今年比往年不同,裴清、冷云两处都要拜,年礼还不能分出厚薄,但是裴清又是暂代的大理寺,又要显出一点不同来。还有郑熹,还得编一个“欢送”的名目,才能用大理寺的公费再给他送一次丰富的年礼。
    祝缨心里算着账,如果郑熹不能短期内将她调走,下回过节就没理由用公费给郑熹送厚礼了。
    出了皇城,整个京城过年的氛围已经很浓了,祝缨上了马,对曹昌说:“你不回家过年呢?”
    曹昌摇摇头:“去年已经回家了,还是金大哥派人给咱们家投的拜年帖,今年可不能再叫家里这么寒碜了,我得去投帖子。”
    “瞎说,你出来做工不就是为了家里能过得好些么?年都不能回去陪着过,还算好?”
    曹昌道:“我跟表哥商议了,今年把爹娘也接到城里来过年,就住在姨父家。”
    祝缨想了一下,道:“也行。”回家让花姐又翻出一份年货,给曹昌带去给他父母。
    祝缨一个年过得挺不错的,裴清暂代大理寺,一时也找不着一个合适的人取代祝缨。郑熹临走前跟他交过底,还是希望大理寺能够在他手上的,大理寺后来补的那些空额大部分都是裴清的意思。从祝缨进大理寺开始,裴清就很认可祝缨的能力,人虽然是郑熹弄来的,但是一入大理寺,自己也是祝缨的上司,大家都有香火情。
    新的顶头上司不为难她,老上司又有许诺,祝缨两处拜年,也算如鱼得水。
    哪知新年假期一过,王云鹤就上了一本,表示李泽说得很对。朝廷不能不考虑青年官员的培养,京城的青年官员应该历练一番日后才能为国所用。
    陈峦竟然也附和,认为王云鹤说得有道理。连一向不大愿意有大改变的施鲲也“附议”。
    裴清等人散了朝回来,祝缨向裴、冷二人汇报工作兼作请示。裴清因是暂代,每逢此时必要冷云一同听汇报。大理寺没有什么意外,冷云捱到祝缨请示完毕,裴清问他还有什么补充的没有,冷云说:“没有没有,太平无事。”
    裴清将祝缨留下,问道:“七郎有提到过什么吗?”
    祝缨道:“不知大人说的是什么事?”
    裴清将朝上的事说了,祝缨也觉得有点问题:“单是李大人那一本还只是寻常,政事堂重提此事,似乎别有文章。不像只是为了几个纨绔。”
    裴清点点头:“我亦如是想。”他把祝缨上下打量,道:“应该不会有你吧……”
    祝缨心中一跳,她倒情愿里面有她!王云鹤跟她说过好几次了,认为她应该真正的做一做亲民官。有些事却是不能说出来的,她说:“无论有谁,政事堂既然动了心思,派多少人出去?怎么个派法?到什么地方、干什么,历练到什么程度、怎么回来,都应该会有个下文的,不至于仓促之间就通通赶了出去。这两天应该会有点风声吧?”
    裴清道:“我亦如是想。虽然有这件事,接下来也会有议论,大理寺上下不能慌不能乱,不要一惊一乍。”大理寺这几年虽然不是他当家,但这一批人也是在他手下使出来的,他也有那么一点关心。
    祝缨道:“是。灯节快到了,再发一笔钱,大家乐一乐,就容易不记得烦心的事了。”
    裴清笑道:“也只有你才能说出这样的话、办成这样的事。”暂代了大理寺才知道郑熹这几年过得有多么的舒服,真真全无后顾之忧。
    祝缨道:“只要您首肯,下官就去办。”
    “去吧。”
    祝缨发完了钱,当天就在宫门外面被甘泽传话——郑熹要见她。
    …………
新书推荐: 斯德哥尔摩情人计划 谈过的白人男友们 掌心痣(兄妹骨科h) 烧不尽(1v1) 训狗手册(NPH) 认错男主后我反向渡劫 闪婚后,千亿总裁单手开拖拉机 直播算命:玄学真千金成团宠了 怎么办?我奶她天天想卖我 我在马甲文里抱大腿发疯